談談人體的生物鐘
生物鐘又稱生理鐘,它是生物體內的一種無形的“時鐘”實際上是生物體生命活動的內在節律性,他是有生物體內的時間結構所決定的,人體生物鐘的變化,醫學界已經廣泛的應用,如給病人打針的時間,和服藥的時間,做手術的時間等,越來越多的人都在應用,按照人的情緒的智力和體力活動生物節律來安排,一天一周一年作息制度能提高工作效率或學習成績,減少疲勞,預防疾病防治意外事故的發生,每個人的生物鐘不同也有差異,智力生物鐘有時記憶力好,有時則差,有一定的規律,有的人早上是5-9點時的記憶好,而另一些人則是晚上記憶力好等,反之所如突然不按體內生物的節律安排作息,人就會感到疲勞,在精神上感到不舒適。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物鐘,專家研究的結果,總體而言,情緒變化周期是28天,體力的周期變化是23天,智力變化周期是33天,每個周期的中期2-3天人的智力情緒體力都不穩定,臨界日以前的半個周期是高潮期,臨界日以后的半個周期是低潮,人從出生開始治理情緒體力都是按照高潮期---臨界日---低潮期的順序,循環往復地發生周期變化,24小時的生物鐘整個人類都是按以一晝夜為周期,變化周期進行作息,人體的生理指標,如體溫、血壓、脈搏、人體體力,情緒、智力、和女人的月經周期變化,沒有否定這一系列的現象與人的健康毫無關系。科學發現人類廣泛的外界信息,如電磁場的變化,地磁變化,重力場的變化,宇宙射線其他行星運動周期,光的變化,月球引力等極為敏感,這些變化周期,引起了人的生命節律周期性。一個人有時體力充沛,精神煥發,情緒高漲,才思敏捷,記憶力強。有時卻渾身困乏,情緒消沉,思維遲鈍,記憶力下降,這是什么原因呢,這就是人體生物的表現,生物鐘紊亂的時候,人類甚至所有的生命就會容易生病,衰老或死亡。有的人的生物鐘幾十年都是相對穩定的,他的健康狀況是良好的,而生物鐘表一旦打破,較長處于紊亂狀態,就產生各種各樣的疾病,有的甚至危及生命。
如何計算自己智力,情緒,體力中的高潮,低潮和臨界日呢?以下是一種簡算方法。
(1)先算“總天數”即計算出生之日至所計算值日的總天數。T=(365.25×周歲數)±X。式中“T”表示總天數,X表示除周歲以外的天數,或還不到周歲的天數。例如某人1971年3月15日出生,要計算2011年4月21日的這天生物節律T=(365.25×40)+37=14647(天)。又如某人1935年10月21日出生要計算1987年1月29日的這天生物節律。T=(365.25×52)-265=18728(天)
(2)再算余數,將前算的總天數分別除以。33. 28. 23(他們分別是智力。情緒。體力。節律周期的天數,然后得到余數(注意必須用手算,不要用電子計算機算,18728÷33=567余17(智力鐘余數),18728÷28=668余24(情緒鐘余數)18728÷23=814余6(體力鐘余數)。
(3)把余數求出之后,如你只需了解計算日處什么期,(高潮期,低潮期,臨界期)最簡單的方法是采用,周期天數除以2對照法,又叫半周期數,33÷2=16.5(智力鐘半周期)28÷2=14(情緒鐘半周期數)23÷2=11.5(體力鐘半周期數)將“余數”與半周期數作比較,若余數小于此生物鐘的半周期數,此生物鐘運行在高潮期,若余數大與半周期數,此生物鐘運行在低潮期,若余數接近半周期數或整周期數,以及余數零者,則是臨界期,了解自己智力,情緒,體力三節律的運行周期,可在高潮期最大限度發揮自己的優勢,在臨界日,低潮期早做準備,以防不測。上例智力鐘余數17接近16.5半周期為臨界日,情緒鐘余數24大于14為低潮期,體力鐘余數6小于11.5為高潮期。
人體生物鐘三節律周期理論是指一個人自身水平線上的波動,當人體三節律處于臨界期或低潮期,人確實感到智力下降,情緒欠安和體力易疲勞感,但人是有理智的,有責任感的,我們了解自己的臨界日,低潮期,對他沒有恐懼的必要,更不要以生物鐘低潮期或臨界期為借口,為了降低事故的發生率,把處于節律雙重,三重臨界日,駕駛員換下來干其他工作,或提醒他謹慎駕駛,以高度責任感來克服臨界日的不適。當然高潮期的駕駛員,也不應該麻痹大意以為亂開車也不會出事故。這是絕對錯誤。
朋友,你可在休閑的時候,靜下心來看一看我的《談談人體的生物鐘》你可能對自己的生物鐘,有一個全面的認識,也增長一定的知識,也許是一種樂趣吧,也許對自己有一定的使用價值吧,把握住自己的明天,珍惜自己的生命,創造明天的輝煌,做好自己喜歡的事情,何樂而不為呢,錯誤之處請見諒,最后祝朋友們一生平安。
201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