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成長之路上,會遭遇種種“成長的煩惱”,我們家長也在不斷接受挑戰。助力孩子擊退成長中的種種“怪獸”,家長不僅需要勇氣,也很需要智慧。
一個合格家長不是與生俱來的,成為“智慧家長”更需要不斷學習、幫助和建議。
面對調查,家長們反映,他們很愛孩子,但是卻經常感覺孩子們煩自己。父母說的話孩子聽不進去,如何和孩子溝通,家長們有著極大的困惑。
完美型的孩子
行為特征
做事認真、有很多“應該”和“不應該”的標準;抗拒做沒有完美結果的事情;注重達到老師的期望;傾向壓制負面情緒,如傷心和憤怒。
教育策略
媽媽要先尊重孩子的看法,同時引導他作多方面和多角度的觀察,避免做事欠缺彈性。此外,亦可鼓勵他培養個人興趣和幽默感,并留意他的生活目標,避免給自己太大壓力。
助人型的孩子
行為特征
強烈關心周遭的人;總是嘗試讓老師覺得自己是“好幫手”;與人交往,喜歡采取別人喜歡的態度,如主動借出玩具;對老師的評語敏感在意,看到父母對別人好時會妒忌。
教育策略
孩子容易被誤會為“多事”,媽媽要理解他只是出于關心,因為他的自信心建立于別人的好評上。注重教導孩子關心別人時也要善待自己,如表達某種程度的憤怒和拒絕。
努力型的孩子
行為特征
追求個人表現;為得到贊賞和認同而表現努力;對長輩的指示必定承諾;不用“開心”或“寂寞”等來形容自己;對別人的感情偏向于冷漠對待。
教育策略
媽媽要讓孩子學習如何提升社交技巧,例如體諒他人,亦要教導他們察覺自己的情感,不要太計較得失。此外,可培養他享受繪畫或音樂等以平衡生活。
自我型的孩子
行為特征
不喜歡與朋友做相同的事情;討厭服從長輩的指示;幻想力強,做事多從“感性”出發;容易因小事興奮或傷心。
教育策略
要避免過多干涉和保護孩子,也不要壓抑他的想像力,可加強培養他的創造力,以及教導他理性地表達情感。
思想型的孩子
行為特征
沉默寡言,不喜歡與人交談和群體行動;感情起伏較小,多面無表情;愛觀察;喜歡汲取新知識,花較多時間看書和思考。
教育策略
孩子的社交能力較弱,家長要鼓勵他主動與人交往,也要肯定他的看法以提升其自信心。
忠誠型的孩子
行為特征
給人過分緊張的感覺;容易退縮和多疑慮;害怕嘗試新事物;努力避免被批評或指責;社交上較少突出自己;服從如老師等權威人物。
教育策略
對孩子認真的態度表示欣賞之余,也要教導他凡事放松一點。可安排孩子適當地參與具挑戰性的活動,增強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