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的軟件公司都在逐步從軟件產品向云產品轉型,這些軟件公司發生了很多變化:產品形態的變化、服務方式的變化、交付周期的變化、商業模式的變化、財務指標的變化,最后還有就是估值體系的變化。這些變化的源頭在于公司的產品形態變化帶來的客戶粘性、議價能力、盈利能力以及現金流等諸多方面的變化。
最近在思考云計算應用的估值邏輯,關于云計算的基礎之前也有過整理,云計算的邏輯——基建篇、云計算的邏輯——服務篇,個人看來,相較于其他不容易看清方向、要時刻跟蹤技術路徑的科技公司,云計算的服務商更類似于“消費品”,不過在估值上略微有些差別。
相比于一次性銷售軟件,SaaS公司相當于將現金流無限延長,采用訂閱的模式,用反復的“復購”增加消費者的黏性,增加客戶的轉換成本,尤其是toB業務中,一般選擇了平臺就很難去再重復培訓重新選擇新的產品,先發優勢會逐步滾雪球滾成競爭優勢。
在對科技公司的分析中我經常問自己如果核心骨干團隊另起爐灶新建公司會怎么樣,最好的就是公司有個股權激勵方案把團隊利益綁定,再者就是將資產做重,把知識產權做好,把服務體系做完善等等。
相比于苦心運營,時刻要維持自己核心競爭力,最好的模式當然是搭建平臺,做產品不如做生態,響應規則規則不如制定規則。
在云計算的估值中,通常使用PS估值法,這開始于對亞馬遜的估值,在之前提到的虧損企業的估值,由于需要不斷投入去擴大市場份額,在這些企業的初期盡管銷售收入和毛利率都不錯,但是大額支出使得財務報表并不好看,用PE去判斷只會得出一個偏離很大的指標。
但PS估值不能隨意使用,畢竟像亞馬遜這樣的公司萬里挑一,在判斷的時候也需要去關注商業模式,財務數據等等,例如投入是否帶來市占率的提升,毛利率是否依舊可以維持較高的水平,經營現金流入是否正常,營業收入是否能維持高速增長等等,數據的背后還是業務本身。
業務成熟以后(市占率較高,SaaS滲透充分,消費者認知從陌生到忠誠),估值基本可以回歸傳統。華泰證券曾對SaaS的估值進行過一次探討,非常有意思,拿出來分享一下。對于PS估值法,由于P/S=(P/E) * (E/S),首先優秀的軟件公司凈利潤率普遍較高(30%左右,一般對應50%以上的毛利率),PE估值一般是用無風險利率的倒數來估算(即PE=1/國債利率)來確定,得出10-15倍的PS相當于30-45倍的PE估值。這種方法相當于搭建了PS和PE間的橋梁,可以具體情況具體調整估值。
在軟件公司轉云如何不斷提升市值方面,Adobe給了一個很好的案例。簡而言之,一是通過傳統軟件轉云增加了營收,二是不斷擴張邊界提高了估值。
云化前,Adobe CS6單款軟件價格從249-999美元不等,套件軟件價格從1299-2599美元不等,其中購買最多的是699美元的Photoshop CS6。假設Adobe CS平均客單價大概在975美元左右。除了軟件License費用之外,對于軟件的更新升級,大概為軟件產品的三分之一左右。每位客戶平均升級次數大概在3次左右,所以,單客戶軟件升級帶來的價值為975美元。云化后,Photoshop CC的價格為19.99美元 /月,CC套件的價格為49.99美元 /月,高級版價格為79.98美元/月。根據Trefis預計,2016年Adobe CC客單價為27.9美元/月。CC產品具有較高粘性,假設客戶留存率為90%,則CC的LTV為3348美元。
用Adobe CS的例子來看,云化前,公司僅享受客戶初次購買費用以及部分客戶更新費用;云化后,客戶綁定概率較高,采用訂閱模式使用軟件,終生價值提高。同時,相比于收入不穩定的模式,市場也喜歡穩定的現金流。
對于不同的SaaS給予不同估值方法的問題,他們對比了Adobe和SAP的享受不同估值的差別(Adobe被給予了更高的估值),得出兩家公司估值差異的原因是軟件產品的可擴展能力不同。軟件的可擴展能力,從字面理解是:一家公司的軟件產品拓展性和延展性比較好,即一家軟件公司的底層開發能力和產品化能力,足以支撐公司從一個產品線擴展到多個產品線,從一個領域擴展到多個領域,從一個區域擴展到多個區域(不同區域所需要的軟件產品可能也不同,背后體現的也是產品化拓展能力)。一家軟件產品可擴展能力比較強的公司,可觸達的業務空間比較大。一家軟件擴展能力比較強的公司,在其業務發展過程中,依靠軟件產品的不斷擴展,其業務天花板不斷被抬高,業務空間不斷擴大。因此,一家軟件企業在其云化的過程中,其業務天花板被抬高,業務空間被不斷擴大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公司的估值體系或將發生變化。例子就是Adobe這類公司通過發展不斷擴張自己的業務邊界,從創意類產品,拓展到文檔類產品,又拓展到營銷類產品。在這個過程中,公司不斷進入到一個新的細分領域。每新進入一個細分,公司的可觸達的業務空間就被抬升到一個更高的水平。對于軟件公司而言,抬升TAM的方式有很多,主要包括:
1)區域的拓展;
2)產品線的拓展(同一領域);
3)領域的拓展;
4)用戶屬性的拓展。中信證券對好的云服務公司的定義更寬一些,他們列出了五個基本關注要素去分辨好公司,在市場空間和產品研發中的擴展性的基礎上,另外關注了市場格局、渠道和銷售以及生態系統的建設。市場空間:公司主要產品、業務對應的潛在市場空間(TAM)產品是SaaS 公司存在的基礎,同時相較于傳統軟件企業,SaaS 企業和客戶之間的緊密、長周期聯系,亦對產品本身的功能豐富度、更新迭代頻率等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SaaS 企業需要持續保持較高的研發密集度。當SaaS 企業度過早期發展之后,其營收增長的主要驅動方式不再依賴于新客戶的獲取,而更多轉向面向老客戶的up-sell、cross-sell 方面,老客戶對新增收入的貢獻非??捎^。生態整合:相較于傳統軟件,SaaS 企業需要和更為廣泛的上下游合作,包括系統集成商、咨詢廠商、第三方開發者、其他產品廠商等當然,所有的一切都需要帶來營收和利潤的增加,財務的指標在此用于驗證業務的有效性。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