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 醬 面
材料:
面條300g,五花肉300g,豆瓣醬100g,黃瓜絲,胡蘿卜絲,綠豆芽,蔥花,蒜末適量。
步驟:
把五花肉洗凈,剁成肉末。
在盆中倒入適量豆瓣醬,再加入生抽拌勻稀釋。
起油鍋,開小火把蔥花和蒜末煸炒出香,再加入肉炒制。
待肉末炒香后,倒入拌好的豆瓣醬,直到炒出紅油。
然后加入適量開水,熬煮至炸醬粘稠,即可關火出鍋。
鍋中加熱水,將面條煮熟,撈出后過水,放入碗中。
把準備好的蔬菜焯水,擺放到面條上,最后澆上炸醬即可。
足不出戶就能吃到北京風味的炸醬面,真叫一個爽啊!
蔥 油 拌 面
材料:
面條200g,小蔥150g,油,鹽,老抽適量,白砂糖少量。
步驟:
先把小蔥洗凈,切成小段,瀝干水分。
在碗中加入一勺鹽,白糖和適量老抽,最后倒入涼白開攪拌均勻。
熱鍋倒水,把面煮到8分熟,撈出放到盆中備用。
再把調好的醬汁到到面上,拌勻。
起鍋倒油,不需要等油熱,直接放入蔥花煸炒出香,微微焦干后,即可關火。
最后把蔥油淋到面條上,拌勻就可以大快朵頤了~
隔著手機屏幕都好像聞到了那股蔥香味!等不及想吃了!
家 常 炒 面
材料:
拉面200g,肉絲200g,青菜適量,生抽,老抽,辣椒油,雞精適量。
步驟:
將煮熟的面條用清水沖涼后,放入碗中,加入適量香油拌開。
燒油鍋,下入肉絲炒散炒熟,再放入洗凈的青菜,翻炒1分鐘。
倒入2湯匙生抽,半湯匙老抽,喜歡辣一點的,可以加入少許辣椒油,然后用筷子拌勻。
出鍋前撒上點雞精,Q彈筋道的炒面就好了!
五 彩 燜 面
材料:
面條300g,豌豆,,花椒絲,胡蘿卜絲適量,香菇3個,卷心菜半顆,豆瓣醬,蠔油,糖,鹽適量。
步驟:
鍋中放熱水,將面條煮至8分熟撈起,備用。
起油鍋,加入兩大勺豆瓣醬炒勻,再放入蔬菜絲翻炒。
加入清水,蠔油,少許白糖,鹽,燒開。
放入面條進行燜制,等湯汁被面吸收得差不多了,就可以裝盤了!
這樣燜出來的面也叫鹵面,面吸收了湯汁的香味,好吃的不得了!
番 茄 雞 蛋 湯
材料:
面條200g,雞蛋2個,西紅柿2個,蔥適量。
步驟:
先把西紅柿洗凈切塊,蔥切段。
起油鍋倒入西紅柿翻炒,炒出汁后,加入清水。
水燒開后放入面條,面快熟的時候,淋上打好的雞蛋,攪拌兩下,打成蛋花。
起鍋前加入適量鹽,味精調味,撒上蔥花,
下面來科普正確煮面條方式:
訣竅就是選好掛面下鍋的時機。
煮掛面時不能等到鍋里的水全都開了再放面條。因為掛面本身很干,如果一下子遇到高溫,表面的淀粉就容易糊化而變黏。
同時,水分熱量都不容易向內滲透,所以面心仍然是生的。
再加上沸水會使面條上下翻滾、相互摩擦,這樣煮出的面條外黏、內硬、湯糊。
正確的方法是,等鍋底剛開始有小氣泡往上冒時就放掛面,然后攪動幾下,等鍋內水開了再適量添些涼水,等水再次沸騰就好了。
這樣煮掛面速度快,面條柔軟,面湯清亮。
煮面好搭檔
海米(蝦米)
在面條快出鍋前灑把蝦米,就可以讓整碗面的味道變得鮮美起來。
據科學研究表明,蝦皮有鎮靜作用,常吃蝦米還能輔助治療神經衰弱等疾病。
蝦米中還含有豐富的鈣元素,煮面時灑把蝦米可以預防因缺鈣導致的骨質疏松癥。
中老年人常吃加了蝦米的面條,還能提高食欲和增強體質。
茴香
茴香不僅能讓面條變得更加鮮美,同時也能促進消化。
中醫認為茴香味辛性溫,可以入腎經、胃經和膀胱。
茴香中含有茴香油,這種物質可以刺激腸胃的神經血管,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增加腸胃的蠕動,具有健胃行氣的作用。
同時茴香還具有鎮靜止痛的作用,可以幫助我們緩解胃痙攣、脾胃氣滯等癥狀。
下次大家煮面條,知道怎么煮更好吃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