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嫻 燕樹勛/文 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內分泌科二病區
運動和閱讀是最廉價的提升自我的方法,沒有之一。論起運動為我們帶來的益處,可謂是不計其數。正如我們所熟知的,運動可以改善體型,可以提高免疫力,提高心肺功能,可以減緩身體老化現象,可以消除身體的緊張與壓力,然而你真的會運動嗎?
2016年7月7日,一則“二十歲女子健身房鍛煉猝死”的消息在社交媒體上傳流傳。類似的新聞早已是屢見不鮮。當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因為這項崇高而偉大的事業--運動而逝去的時候,是否該引起我們的重視與思考:你足夠了解自己的身體嗎?你真的會運動嗎?你在運動的時候是否接受過專業的指導呢!
當我們決定開始運動健身時,首先應該對自己的身體做一個系統的評估。一些基本的檢查還是很必要的,如心電圖,血壓,血脂,血糖,心肺功能的檢測等等來排除一些基礎疾病。另外要從年齡,家族史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做到這些我們可以對身體有一個良好的把控,排除一些隱匿的傷害。運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運動強度上,我們可以給自己制定一個目標。一般情況下最為有效、科學的運動強度為40%到60%。據此我們可以計算出在運動過程中心率的范圍,也可以作為醫學院動中監測的目的方法。
為了盡可能減少運動給我們帶來的傷害。在運動前應做5到10分鐘熱身準備以充分活動身體各關節。然后再去選擇一些適合自己的運動器械或運動方式。亦可結合自身喜好來選擇。每次運動時間為0.5到1個小時。每周3到5次即可達到效果。運動可以將有氧和抗阻訓練結合起來,效果更佳。在運動過后放松是必不可少的。運動后四肢一全身的拉伸可以使身體得到放松。減少運動帶來的肌肉酸痛,避免肌肉變得粗大。小減重的朋友當然不能滿足一次,還要制定更詳細更科學的運動處方來實現。另外在運動的時間選擇上也應該引起重視,高強度運動可以選擇在餐后兩小時運動,中等運動強度在餐后一小時,輕度運動則在飯后半小時最為合理。
在充分的了解和準備的情況下運動,健康才能長久的陪伴。詳情請咨詢河南中醫藥大學內分泌科二病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