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之人,因為結婚生育的緣故,有夫妻生活。自身的精氣便會走泄,這在丹道里叫“下漏”;還有“上漏”,是因為在社會中要求生存,操心、工作、子女、競爭等等許多問題。加上七情六欲作怪,情緒的波動,都會耗費我們的心力與腦力;這樣“上下齊漏”,到了四十來歲的時候,人體的精氣便耗散了大半。這時如果直接采用常規的守竅采藥的方法,來修練丹道,便很難在下丹田里聚起足夠的“藥物”(即丹),這樣便不能進入后面的采藥結丹的更高層次的修練,所以先要補足耗損的元精元氣。這一補虧方法,華山派里面把它叫作“敲竹喚龜”。這里竹指督脈脊柱,其開頭如竹一節一節。“龜”指男性生殖器官,即通過氣注督脈脊柱的方法,來強化人體元精元氣,使已虛衰的精氣重又旺盛,使原已軟弱不舉的生殖器官,重又煥發生機,為丹道進一步修持奠定基礎。
其法如下:
1、姿勢初期以盤坐為好。手結“子午連環訣(以左手拇指尖掐左手中指尖午位,手握空拳,右手拇指插入左手拇指與中指所構成的圓環中,并用右拇指尖輕掐左手無名指指根子位,其作四指并攏,抱住左手)”。
其余意念目光,姿勢之調整參看第一步修心止念法。
2、呼吸:深長勻緩之自然呼吸。
3、意念:兩眼平視前方,再把目光慢慢收回。返觀內照體內,目光從體腔內一直向下看,一直看到腹中下心窩處“絳宮”,靜靜意守絳宮。當感覺到自己身心寧靜時,再把目光與意念移回到“天目”穴外。靜守一會兒(不可追求天目處氣感光感,一切任其自然),等到意念專一,沒有雜念時,再以意念似領一股氣一樣,由額前至頭頂百會,再沿督脈下行,下行速度要慢,直到背柱后面正對中脘處的“竹關”竅處(此竅非常規穴位,在經絡書中沒有)。靜靜守在這里,必須要心無雜念,慢慢地此處會生熱,甚至有輕微的疼痛之感,練到有弱熱感時,再往下練。(這一步功夫大約要練7——15天左右)。
等“竹關”處有熱感產生以后,以意領這股熱氣沿脊柱向下一直到腰部命門穴處(丹道中稱為夾脊)則命門處也會發熱;夾脊發熱之后,再用意念分領兩股氣到命門兩側腎處,則感覺兩腰之中也有熱感而且會有一種跳動的感覺。
如感腰兩側有跳動感時,再以意念引氣下行到“會陰”(海底穴),會陰穴也會產生跳動感,但不去管它,只靜靜守在會陰處。
修到這一步時,只把意念定在會陰處,靜靜意守,不再遷移。
慢慢地,會體會到會陰與肚臍之間有一股熱氣撲上去,降下來,循環往復,如有這種現象,則靜靜地將意念跟住氣的上下而上下。
這里切記,要氣在意先,不可以意領氣,人為地引氣上升下降。
如果用了人為的意念,就會有小腹部發脹,發撐的感覺,或感到小腹有氣凝滯,似結硬塊的感覺。有些同志過去練功往往將這種感覺認為是結丹或聚氣的現象,實際上不是好現象。
如有這種現象發生,必須再從頭開始練起,即先守絳宮,再守天目…,這時,因為已有過去的基礎,已可一口氣練下來,直到重守會陰。
這樣反復地修持,大約只需有二個星期左右,小腹之中和兩腰都會發熱。
到了這一步,即使年老體衰之人,也會發生陰莖勃起的現象。如有這種現象發生(無論是在練功中,還是睡覺醒后),則表明“龜”已喚起,過去有人往往將此誤當作“活子時”,用“吸舐撮閉”等口訣采藥,這是錯誤的,容易引起高血壓虛陽上亢等毛病。
這時千萬不可采藥。往往此時,性欲會很強,這是精氣(君火)剛剛補進,相火較旺(相火即命門之火,腎火),而心火尚不以制腎水,不能心腎相交的現象。
這時必須要克服心中的欲念,依舊清靜修持,如有陰莖勃起現象,就靜靜坐著等它自己回去。這樣再繼續練三、四十天左右,這時精氣越來越足,而性欲反而越來越弱,這是君火制相火,心腎相交,精氣充滿的征兆。這時就可以進入下一步功夫“采藥結丹”的訓練了。
這部功夫一般大約要修四十——六十天左右,每天最少要練二個小時,每次必須在一小時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