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父母給你灌輸過金錢觀嗎?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span>
“咱家沒有錢,你要好好學習,將來賺大錢才能改變現狀。”
“人生來就是為競爭的,快樂是建立在財富自由的基礎之上?!?/span>
……
以為人父母的你,安全感在哪里?是不是等到你足夠有錢的時候才會覺得生活是快樂的、精神的匱乏感才會消失?
如果現在的你認為“沒有錢就沒有安全感”,那么,請讀讀此文。
你自己若對金錢沒有匱乏感當然好,能力范圍內全然滿足孩子,孩子未來和金錢的關系自然輕松豐盛;你自己若還困在匱乏感的牢籠里,也沒關系,舍不得的時候,可以誠實告訴孩子,這次去超市我只愿意給你花100塊錢,這是媽媽自己的事情,而不是你只配得100元。
這就是界限,父母誠實的遵守界限可以保護孩子潛意識不被寫入限制性信念,未來發展一樣不受制約。
在我的個案和朋友中,自己賺來豐盛財富的人主要有兩種童年。一是父母物質條件較好,對孩子痛快滿足不設限。二是父母雖窮但是謙卑,很少給孩子樹立什么規矩觀念,有一給一。
那些物質上總是過得拮據的人,通常有著非常自以為是的父母,給孩子灌輸各種金錢觀。
比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人要學會節制;金錢來之不易等。這些寫入孩子潛意識的信念,果然給孩子創造了賺錢非常辛苦的現實,而且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舍不得給自己花錢,還經常買回自己并不真心喜歡的東西。
那些無比篤定“孩子就是不能所有欲望都滿足他”的父母,你的教育寫入孩子潛意識的信念,會指揮他未來就是找不到滿意的工作;不能和條件很好的人結婚;人生愿望總是不能順利實現。
因為他從小在你們的教育下,潛意識已經相信自己不配過上各方面都滿意的人生。Loser不是物質社會造成,是潛意識自己創造而來。
這世界上并不存在“不合理欲望”,所有欲望都如它所是的于那個當下真實存在。
我很感謝爸爸,從來沒評判過我的欲望不合理,能滿足的都痛快滿足。這是我最終自救活下來的重要力量來源。我愛護自己的各種欲求并逐漸全然滿足,成就了今天我的智慧。
一個人能擁有多少財富,取決于潛意識認為自己配得多少財富,不取決于努力和學歷。
可為什么一些人在辛苦努力之后才擁有了財富呢,那是因為他潛意識里信念是:我足夠辛苦才配享有財富。
潛意識和金錢關系好壞,取決于童年父母對待孩子欲望的方式。有條件滿足時,是簡單痛快滿足孩子,還是對孩子欲求各種合理不合理的評價,甚至附帶各種條件,才肯滿足孩子。
給孩子造成的信念是:我本身不配得,我得為自己的欲望找出充足的理由,歷盡曲折之后才可以得到。這個信念的指揮下,事業上能簡單獲取的成果,也要搞出點差錯,讓事情變得很曲折,才符合潛意識的預言。
潛意識和財富的關系由父母決定,可是我已經被父母寫入了很多限制性信念,怎么辦呢?這個可以通過后天覺知重寫。
生活中細膩的觀察,你對財富的各種感覺:我不配得,或者我必須怎樣才可以得到。
看到這些信念,它們便會消融。
當你對金錢,對萬事萬物,都不再有信念,就可以如實如是地活在真相中,擁有真正的智慧。金錢自動追隨你而來,取之不竭。無念,無為,即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