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規劃并不高大上,讀個故事我們都能直接上手。
上周,我們和三個小伙伴一起學習了如何盤點資產,今天我們來看看,我們的財富到底在以怎樣的速度增加吧^^(回復“理財真經”查看上期內容)
文/ 米蘇就是8爺 @簡七
很快一周過去了,三個小伙伴吃完飯早早就聚在一起期待著財神的到來。
時針終于指到了7點,財神也準時出現了:“你們好。新的一關馬上就要開始了,先給你們介紹一下吧。這一關既是個任務,又是個獎勵。你們可要好好把握。”
心急地脆脆馬上問:“什么獎勵?”
財神:“上回你們盤點完自己的財產,我一估算啊,覺得要順利完成取經之路還有點勉強。我說過會幫助你們的,所以這次同時會設置一筆獎金,這筆獎金就是按你們上個月結余的儲蓄額乘以12,相當于送你們一年的儲蓄。”
三個小伙伴聽完非常開心,對這一關更有動力了。
財神接著說:“其實這一關難度不大,就是要讓你們每個人列清楚上個月的收支,算出自己的儲蓄。只要結果大致正確,獎金就歸你們啦。能不能拿到你們的獎金就看你們的啦,別忘了,這次你們只有3個小時完成這個任務。”
伴隨著財神的笑聲,三個小伙伴又被送到那個熟悉又陌生的任務空間了。
急性子的脆脆又先開口說:“大冬,我記得你上次說的那個什么池子進水出水的,是不是就是在說這個問題呀。”
大冬滿意地看著脆脆:“記性不錯啊。對,上次我們用了資產負債表把現在這個時點上‘財富池’里有了多少水算清楚了。這次財神爺說讓我們算出上個月我們存了多少錢,其實就是要算清楚從上月初到上月末我們每個人的‘池子里’多了多少水。”
小懶:“這簡單啊,我們的收入就是‘進水管’,我們的支出就是‘出水管’,兩個流量一減就算出來凈流入啦。”
大冬:“沒錯,這次我們要用上另一張表——收入支出表。就像小懶你說的,這個表邏輯非常簡單,就是先分別統計我們的收入和支出,然后兩者一減就出來了。可是其中也有難點的,難點就是每天我們的錢進進出出的,怎么能統計清楚呢。”
小懶:“哎呀,這可麻煩了,我這人向來對花錢沒概念,每個月錢怎么花完的都不清楚,這下慘了。”
脆脆:“看來要算清楚自己每個月儲蓄雖然看著不難,但有個前提卻是很多人達不到的,那就是你得有記賬的習慣,至少得記個自己的花銷和收入的流水。”
大冬:“沒錯。每天都要記賬,挺麻煩的,我就覺得麻煩。我消費習慣都挺好的,生活也規律,每個月基本都是結余5000元左右,所以我就覺得沒必要這么麻煩。”
回復“記賬”查看簡七的懶人記賬法
脆脆:“現在記賬不麻煩呀,手機上下個APP就能解決了,我每天上下班路上一兩分鐘就搞定了,一點也不麻煩。”
大冬:“我就算了,我上個月的結余應該就是5000元了。小懶看你這個月光族,上個月肯定也沒存下什么錢吧?”
小懶不好意思起來:“哎,應該沒有吧。好了,別說我了,趕緊抓緊時間算算脆脆的儲蓄吧。”
脆脆掏出了自己的手機,打開記賬軟件,上個月的流水一目了然。大冬則又一次發揮了小會計和理財小專家的特長,拿出了收入支出表的模板。
大冬指導脆脆填表:
“工作收入一般就是工資啦。不過像脆脆這樣的自由工作者收入來源比較多,如果覺得算不清楚了,可以查查稅務上個人所得稅征稅的收入分類,種類齊全,又便于計算個稅負擔,還可以進一步進行合理避稅呢。
生活支出主要分必要支出和非必要支出,具體項目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實際設置。
財產性收入可以對照上次你編的資產負債表中的投資資產產生的利息、買賣價差收益等得到;
財產性支出則可以通過資產負債表投資性負債產生的利息費用得到。
此外,消費型的保險也在購買時一次性記財產性支出,因為它不會想分紅險保險在將來為你帶來確定的分紅返還,不是一項資產。”
(注:如果對消費型保險不了解的小伙伴,歡迎看看我們的保險課程,網易云、百度傳課等平臺都能找到)
脆脆:“按項目填倒是不難,不過我不太明白,這表為什么要按這樣的結構設置呢?”
大冬:“這樣設計的目的自然是更好地分析你的收入、支出和儲蓄啦。比如,我們將收入分為主動收入、被動收入和意外收入。
主動收入就是你必須主動工作才能獲得的收入,你一旦停止工作這一部分收入就無法實現;
被動收入則是你原有的資產投資后產生的收益,這一部分收入你投資后自然就會產生;
非經常性收入則是意外收入,難得才有。
這樣分析收入來源,可以從收入角度分析你實現財務自由的可能性,當你的被動收入能滿足你日常生活的支出時,你不工作也能有足夠被動收入滿足生活,你就實現財務自由啦。
對于支出的分類,一方面是于收入對應進行分類,便于分析;另一方面,我們將生活支出分為必要支出和非必要支出,從而有利于分析我們的消費習慣,看看我們是不是做到了量入為出。”
脆脆和小懶邊聽邊點頭:“把流水這么一整理,還能看出這么多問題呢,還真神奇。”
大冬:“配合上次的資產負債表,還能分析計算出更多有用的東西呢。時間不多了,我們先完成任務再討論吧。”
脆脆繼續奮筆疾書填起表來,可過了一會兒又停了下來。
脆脆這皺著眉頭:“填得差不多了,可是還剩3筆我算不清楚了。”
大冬:“說來聽聽?”
脆脆:“首先是我上個月有15000是還貸款的,這么多都應該計入財產性支出嗎?”
大冬:“當然不是,這筆還款中,一部分是本金,是形成你房產價值的部分,應該計入資產負債表,直接減少你的房貸負債就行。上次編制資產負債表的時候,我就說過,貸款的本金計入負債部分,你把這部分還了,減少負債就可以了。而貸款中的利息就不同了,這并不是實現資產價值的部分,就是你借錢需要付出的費用,所以只有房貸的利息計入利息支出。”
脆脆:“原來如此,明白了。第二個問題,上個月中我用13000買了2只股票,這筆支出怎么記呢?”
大冬:“你仔細想想,你用現金買了股票后,你的資產怎么變動?”
脆脆:“這不就是現金少了13000,股票多了13000嗎?”
大冬:“對啊,這么一變動,你實際資產總額沒變,只是資產配置發生了變化,只需要調整資產負債表就可以了。收入會導致你的財富增加,支出會導致你的財富減少,若一筆交易并不導致你財富總額變動,一定只是調整資產負債表項目的花銷,不用計入收支表。”
脆脆:“哦,這下我徹底明白了,第三個問題-保險的保費支出,我也可以自己解決了。消費型的保險因為是純保險性質的,所以買了錢就出去了,除非意外發生才有賠付,所以直接記支出;而我買的分紅型保險不一樣,以后會有分紅返還的,所以也形成了新的資產,應該計入資產負債表。”
大冬:“沒錯,就是這個道理。”
不一會兒,脆脆就把自己的收入支出表完成了,一算上個月結余了3962元。
三個小伙伴一看表,還剩20分鐘,心情一下子輕松了不少。
大冬這時還不忘給兩個小伙伴上上課:“這每個月的結余形成了儲蓄,儲蓄作為這個月凈增加的財富,也導致了‘池子里’的水凈增加了這么多。這部分會通過各種資產的形成反映到資產負債表中,導致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和凈資產增加。小懶啊,你要想自己的財富增加起來,可得改改這月光的壞毛病啊。”
小懶嘟囔起來:“好啦好啦,我明白了!不過只要能取得這真經,存不存錢有什么關系。”
脆脆:“好習慣才是一生最寶貴的財富,你這想法可不對啊。要是總是月光,真經里的財富也是會被花完的。”
正當大冬、脆脆勸道小懶的時候,財神爺也再次出現了,不知不覺3個小時已經過去了。
財神:“怎么樣,任務完成了嗎?”
“完成啦!”小伙伴們信心十足地回答道,分別報出了自己的上月儲蓄:5000元、3962元和可憐的0元。
財神爺聽完,只拿出了一個紅包,交給了脆脆:“你們三個人中,大冬的結果和實際差別較大,你上個月的實際儲蓄只有3017元,所以失去了得到紅包的機會;小懶你壓根沒存下什么錢,也沒有紅包。只有脆脆的計算結果和實際差不多,我就按照約定,給他獎勵。”
大冬聽了很不服氣:“不該啊,我每個月都是存下5000元的呀!”
財神:“你在仔細想想,有沒有什么意外的支出?”
大冬再仔細一想:“哎呀,我上個月參加了個朋友的婚禮,送了2000元紅包,我把這事給忘了!”這下大冬懊惱不已,哎,看來下回還是得老老實實記賬。
財神:“好啦,第二關結束啦,你們的表現可不太好,差點就全軍覆沒了,下次可要加油啊!”
說完,財神又消失了,一切都回歸了平靜,時鐘上的分針也不過僅僅走過1格,三個小伙伴則開始反思剛剛過去的3小時……
— 隨手點贊 —
原創內容,轉載請務必先取得授權
自媒體第一聯盟WeMedia聯盟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