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有機農業,大家都覺得那是高大上的農業,有機農產品也是質優價高一般人消費不起的農產品,普通農民是做不了有機農業的。也有些農民朋友認為有機農業就只是不用農藥化肥除草劑,甚至有極少數老農認為有機果園就是在果園里放養了土雞,其生產的水果就是有“雞”水果!其實這些觀點都是錯誤的。有機農業是一種遵從當地生態節律、生物多樣性和自然循環,不依賴會帶來不利影響的投入物質,能維護土壤、生態系統和人類健康的生產體系。它是一項系統工程,做起來也確實的不容易,近期有些大型有機農業公司紛紛關門歇業,也說明了有機農業并不是容易做的事。主要原因就是有機農產品產量低、生產管理成本高,導致有機農產品價格偏高,影響了銷售,從而影響經濟效益,也阻礙了有機農業的發展。
那么有沒有一種比較簡單的農耕法,讓一般農民朋友也能不依賴農藥化肥除草劑,提高日益瘠薄的土壤肥力,并且低成本地生產出安全健康、營養豐富的農產品呢?回答是肯定的,那就是酵素農法!
酵素是指以動物、植物和菌類等為原料,經微生物發酵制得的含有特定生物活性成分的產品。2016 年,中國生物發酵產業協會發布的《酵素產品分類導則》標準中,將酵素按產品應用領域分為食用酵素、環保酵素、日化酵素、飼用酵素和農用酵素。酵素農法就是應用農用酵素進行農用生產,是一種簡單、實用、高效的生態循環農業生產方法。我們知道做有機農業首先必須要有良好的土壤,只有肥沃的土壤才能生產出營養豐富的農產品。日本果園土壤的有機質含量超過6%,我國大部分果園的有機質含量不到1%。因此做農業的首要任務就是補充土壤有機質,將形成的生態產品返還土壤。一般有機農業的做法就是土壤生草種綠肥,大量施用有機肥,同時作物病蟲的防治也令人頭疼,這都會導致生產成本大幅度攀升。所以一般農民承受不了有機農業的高成本投入,還是選擇使用化肥農藥的化學農業。
素農法因其方法簡單、成本低廉、生態環保、效益顯著等優勢逐步被很多新農人所接受,其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也得到了專家學者、政府官員的認可。酵素農法的核心技術就是:以廚余垃圾制作的環保酵素為基礎性發酵劑,按一定比例拌入由農作物秸稈、畜禽糞便、各種有機廢棄物等組成的堆肥,發酵完成后施入土壤后可以顯著增加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的數量和密度,產生大量腐殖質,控制多種土傳病害,改善土壤理化性質,調節土壤酸堿度,提供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增強作物免疫性,提高作物抗病蟲能力,生產出安全健康、營養豐富的農產品,從而擺脫農藥、化肥、除草劑、人工激素的化學農業模式。當前的農業生產普遍是不賺錢的,不賺錢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化學農業導致農產品低質增產不增收;二是有機農產品高質低產,成本高,導致價格過高,曲高和寡,產品并不好賣;三是農產品信任度危機,現在大部分農產品都打著有機產品的牌子,魚龍混雜,消費者對農產品信任度不高,不愿付出高價格。所以現在的休閑農業、體驗農業大行其道,他們愿意為農民家米桶里的大米、雞窩里的雞蛋付出高價格,因為他們相信眼見為實!
酵素農法可以無縫對接休閑農業、體驗農業,能徹底解決化學農業帶來的土壤板結貧瘠、地力退化、環境污染等問題,也能有效破解一般有機農業成本高企、費力不賺錢的局面。
1、酵素有機肥制作的成本比購買的商品有機肥要便宜很多,可以減少農藥和化肥的使用量,減少勞動強度,種植成本節省30%左右;
2、酵素農法增加了土壤中的微生物,改良土壤,提高地溫,增強地力。
3、酵素農法的水稻、小麥、玉米、大豆以及蔬菜等,產量均可提高20%~30%以上,蔬菜、瓜果成熟期提前7~10天,瓜果含糖量提高2~3度;
4、酵素能分解土壤和農作物中的農化殘留,食品安全有保障,酵素農產品的品質也比普通農產品要好得多;
5、農產品主打酵素牌,區別于綠色產品、有機產品,給人一種新奇的感覺,當然就有品牌優勢。
6、做酵素、制酵素有機肥、酵素飼料都是讓游客可以參與、讓游客看得見的,增加游客的體驗感;
7、酵素農產品滿足了消費者對“有機胃、綠色肺、生態眼、愉悅心”的消費需求。如現在的酵素玉針香大米每斤能賣到15元,酵素土雞每斤能賣到50元,還供不應求,說明酵素農產品受到了消費者的青睞。
8、酵素農法蘊含的天人合一生態理念是農耕文化與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的良好載體,能夠滿足消費者對農業深度體驗的渴望。
目前酵素農法還處在起步階段,盡管有良好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但還有很多農業人員并不知曉。因此需要更多的新農人參與進來,因地制宜地探索酵素農法,開展酵素生態循環農業,生產更多更好的酵素農產品,真正實現鄉村的產業興旺,保護好鄉村的綠水青山,為鄉村振興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