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22
咳嗽不寧,心膈窒塞,吐痰不已,上氣滿脹,不能下通。
01
肺痹湯
人參(三錢) 茯苓(三錢) 白術(五錢) 白芍(五錢) 蘇葉(二錢) 半夏(一錢) 陳皮(一錢) 枳殼(三分) 黃連(三分) 肉桂(三分) 神曲(五分)
水煎服。
02
助氣散痹湯
甘草 半夏 干姜(各一錢) 桔梗 茯神(各三錢) 人參(二錢) 陳皮 紫菀(各五分) 花椒 黃芩(各三分)
水煎服。
《辨證錄》原文
人有咳嗽不寧,心膈窒塞,吐痰不已,上氣滿脹,不能下通,人以為肺痹也。肺痹之成于氣虛,盡人而不知也。
夫肺為相傅之官,治節出焉,統轄一身之氣,無經不達,無臟不轉,是氣乃肺之充,而肺乃氣之主也。肺病則氣病,而氣病則肺亦病。
然則肺痹即氣痹也,肺痹既為氣痹,治肺痹者烏可舍氣而不治乎?但肺雖主氣,而補氣之藥,不能直入于肺也,必須補脾胃之氣以生肺氣。
然而生肺氣者,止有脾胃之土。而克肺者有心焉;仇肺者有肝焉;耗肺者有腎焉。一臟腑之生,不敵眾臟腑之克,此氣之所以易衰,而邪之所以易入也。
且脾胃之土,又能暗傷肺金。蓋飲食入胃,必由脾胃之氣以轉入于肺,今脾胃既受風寒濕之邪,則邪亦隨脾胃之氣,而輸之于肺,而肺乃受傷矣。
況多怒而肝之氣逆于肺,多欲而腎之氣逆于肺,肺氣受傷,而風寒濕之邪遂填塞肺竅而成痹矣。
方用肺痹湯治之。
人參(三錢) 茯苓(三錢) 白術(五錢) 白芍(五錢) 蘇葉(二錢) 半夏(一錢) 陳皮(一錢) 枳殼(三分) 黃連(三分) 肉桂(三分) 神曲(五分)
水煎服。
連用二劑而咳嗽安,再用二劑而窒塞開矣,用十劑而諸癥盡愈。
或謂人參助氣是矣,但多用恐助邪氣,何以用之咸宜乎?不知肺氣之虛以成痹,非肺氣之實以成痹也。人參畏實不畏虛,況又有蘇葉以治風,半夏以消濕,肉桂以祛寒,則邪何能作祟哉。而且白術、茯苓以健脾開胃,白芍以平肝,黃連、肉桂以交心腎,則肺氣自寧,自然下降,正不必陳皮之助矣。
此癥可用助氣散痹湯:
甘草 半夏 干姜(各一錢) 桔梗 茯神(各三錢) 人參(二錢) 陳皮 紫菀(各五分) 花椒 黃芩(各三分)
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