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A官網發布
近日,FDA(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發布通告稱,因為接受了含有耐藥細菌的糞便移植,兩名患者發生嚴重感染,其中一名患者死亡。目前,一系列臨床試驗被叫停,直到研究者們可以證明他們已制定嚴格流程,篩掉含有有害微生物的捐贈糞便。
報道指出,這兩名免疫功能受損的患者接受了同一名供體的移植樣本,而樣本中含有多重耐藥性細菌。來自該供體的其他樣本被發現含有多重耐藥性大腸桿菌。
而在糞便移植前,研究者未對糞便進行檢測!
什么是糞便移植
糞便移植,即糞便微生物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MT),顧名思義就是將糞便從捐贈者轉移到受贈者,是一種通過重建腸道菌群來治療疾病的方法。具體的操作過程是從捐贈者處采集糞便樣本,與鹽水或其他溶液混合后過濾,通過結腸鏡檢查將其中的微生物移植給患者腸道。
糞便移植的應用
FMT目前應用最成功的是治療由艱難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引發的頑固性結腸感染,該細菌本是腸道微生物群系的正常組成成分,但是當腸道中其他微生物組分失衡時,它就會不受控制地瘋長。讀者也許會說,某種微生物變多,那用抗生素治療就好了。
但治療艱難梭菌的問題是,它的耐抗生素性高于腸道內的其他微生物,如果使用抗生素的話不但殺不死它,還會殃及許多其他微生物,使得情況更糟。而糞便移植就是另辟蹊徑,引入健康的微生物組(也就是健康人的糞便)使得患者體內的腸道微生物恢復健康。
該方法被證實過有效,而且科學家們還希望將其用于炎癥性腸病,甚至肥胖的治療。所以,糞便移植就是移植腸道微生物啦,但真的就這么簡單嗎?
糞便移植,移植了什么?
實際上,糞便中除了微生物外,還有很多其他排泄物,而這些物質大多數很可能也有生物效應??傮w來說,糞便是由75%的水和25%的固體物質組成。而主要的固體物質是有機物,組成了25%-54%的微生物細胞,無論死活(少部分是病毒)。根據綜合評估,每克粑粑(濕潤狀態下)含有10 ^11個細菌。除此以外,也發現了大量的病毒,古生菌,真菌和真核微生物。
每克糞便中可以分離出10^7個結腸上皮細胞,結腸細胞能夠充當細菌和宿主體內組織和器官的物理屏障。而當大量結腸細胞死亡后,其調節作用就會因為腸道通透性增加而下降。而糞便中是否含有結腸細胞,或對糞便移植至關重要,因為它可“嫁接”在受贈者體內。還有別忘了你的代謝物——纖維造就了粑粑的重量。
未來可期
有多位專家認為糞便移植對某些患者非常有用。在未來很有前途,特別是對于艱難梭菌感染,但必須在確保它是安全的前提下。
對此FDA生物制品評估與研究中心主任Peter Marks博士說,FDA努力在患者亟需治療與建立保護措施免受感染之間取得平衡。在一份聲明中,他表示:雖然我們支持這一科學探索,但關鍵是,用于移植的糞便微生物群并非都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