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虹膜編輯部
如果要選出一個國內最「好看」的電影節,這有點難,因為電影的「好看」是個客觀與主觀結合的判定標準,不同的人之間很難統一。
但如果要選出一個國內最「好玩」的電影節,那答案有且僅有一個,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它辦在海南島上,平時光是去三亞玩就堪稱治愈洗肺之旅了,更何況還有電影看?
歷史最悠久的那些電影節們都會有個舉辦思路,首選要辦在旅游勝地,威尼斯電影節和戛納電影節都是如此,在它們早年的電影海報上,也尤其強調了度假的元素。像是戛納電影節對沙灘、椰樹、陽光的表現。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海南島電影節絕對是國內把這種度假式觀影的思路執行得最好的一個電影節。至少,在別的華語電影節里,你絕對不會有像在海南島電影節中這樣在沙灘上看電影的體驗。
第二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將于12月1日至8日在三亞舉行,前不久公布了展映單元的片單,為了讓大家能在有限的時間里看到質量最高的電影,我們也從此次展映單元的電影里精心挑選了一批必看影片。
我們將這些影片分為「節展速遞」「名家新作」「記錄真實」「中外經典」「當代中國」五個板塊,必看性不分先后,都值得看就對了!
節展速遞
這里主要推薦的是今年世界電影節展中的優秀影片,既有入圍三大、備受世界矚目的本年度必看佳片,也有在各大獨立電影節上嶄露頭角的勇氣之作。這些節展速遞能讓我們第一時間把握到世界電影的最新生態,也能看到今年那些最值得關注的故事。
《熱氣球飛行家》
《寶貝男孩》
《世界的勝利》
《一切勝利》
《領導的秘密》
《熱氣球飛行家》
小雀斑埃迪·雷德梅恩在《萬物理論》之后和菲麗希緹·瓊斯再度合作,《熱氣球飛行家》影片講述1860年代熱氣球駕駛員和氣象科學家通過熱氣球去探索天空的故事,影片把這場冒險拍成了震撼人心的天空史詩,小雀斑的演技也可圈可點。
《寶貝男孩》
很多人喜歡《變形金剛》可能都是因為喜歡希亞·拉博夫,而《寶貝男孩》正是他親自編劇的自傳體式電影,講述了童星出身卻墮入深淵中的奧迪斯的故事。希亞·拉博夫將在片中飾演自己的父親,這也絕對是某種自我審視了。
《世界的勝利》
《世界的勝利》曾入圍今年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并一舉讓阿麗亞娜·阿斯卡里德拿下最佳女演員的桂冠。影片講述了一個新生的孩子給一個工薪家庭帶來巨大壓力的故事,堪稱今年最好的社會性影片之一。
《一切勝利》
《一切勝利》一舉拿下了今年威尼斯電影節的影評人周獎,它聚焦黎巴嫩戰爭的反戰意識,在有限的時間空間里制造壓迫感的手法,都會讓你重新看待這場戰爭。
《領導的秘密》
《領導的秘密》榮膺今年莫斯科電影節最佳影片獎,婚姻失敗的銀行職員卡納特和罹患阿茲海默癥的母親共同生活,平淡的日子在重遇大學好友丹尼爾之后發生了改變。這是個有關道德邊界的故事。
如果有時間/精力/還看得動,我們肯定不會錯過今年柏林主競賽的《三姐妹的故事》,威尼斯主競賽的《非常市長》,圣塞巴斯蒂安主競賽的《造房子的人》,畢竟主競賽就是質量保證啊!
名家新作
相比起上面那些新銳作品,這個板塊里的影片肯定更加一票難求,大概所有人都會希望第一時間看到這些著名導演的最新作品。他們的名字,就是看點本身。
《默片解說員》
《棉蘭老島》
《旅途的結束,世界的開始》
《貞德》
《默片解說員》
周防正行闊別五年以后的最新力作,《默片解說員》講述了一個渴望成為默片解說員的男孩的故事,永瀨正敏、竹野內豐、高良健吾都在片中有客串演出。如今的我們幾乎生活在一個「默片死亡」的年代,在這個時候再去看周防正行的解讀,你便能更加理解電影最原初的偉大意義。
《棉蘭老島》
菲律賓最有影響力的導演布里蘭特·曼多薩的新作《棉蘭老島》,以一位母親的故事勾連了棉蘭老島乃至菲律賓的歷史。這是私人的記憶也是大眾的記憶,曼多薩把個人故事與歷史大背景聚合起來的能力堪稱登峰造極。
《旅途的結束,世界的開始》
黑澤清新作《旅途的結束,世界的開始》內陸首映,講述了講述了由前田敦子飾演的女主角的成長故事,故事的背景被設定在古絲綢之路的中心地帶烏茲別克斯坦,具有和黑澤清過往驚悚作品完全不同的日常真實氣質。黑澤清在其中嫁接的異鄉異國情調和文化碰撞更是讓人感嘆這是大師手筆。
《貞德》
布魯諾·杜蒙第二次改寫查爾斯·佩吉的文本,同樣由素人演員莉莎·勒普拉·普魯多姆出演,《貞德》和前作《童女貞德》構成了更為完整的表達,演員的成長更為作品帶來了一種歷時性和歷史性的文本復雜度,你將會明白布魯諾·杜蒙在這個歷史故事里注入的當下意義。
記錄真實
紀錄片記錄下那些我們未曾抵達過的世界,未曾見識過的真實,不甚了解的人生。這次的海南島電影節里也有許多非常優秀的紀錄片,它們或探尋歷史懸案,或關注娛樂業的生態,或揭秘那些最為經典的電影是如何被制造出來的。它們所展現的,是這個世界不同面的真實。
《藍鳥咖啡館》
《李爾·巴克:舞動的人生》
《回憶錄:異形起源故事》
《熊牌拖拉機廠交響曲》
《藍鳥咖啡館》
《藍鳥咖啡館》是個真實的咖啡館,這里走出了許多位格萊美獲獎者,甚至包括泰勒·斯威夫特。影片講述了一位位音樂人在這里被發掘的故事,這里是夢想開始的地方。
《李爾·巴克:舞動的人生》
影片講述了當代最具人氣的黑人舞者李爾·巴克的人生,他回到自己最初學習舞蹈的小鎮,把自己關于舞動的理念、經驗傳遞給新一代的年輕人。它用影像詮釋了身體的力量,更詮釋了夢想的力量。
《回憶錄:異形起源故事》
今年是《異形》上映40周年,《回憶錄:異形起源故事》從這個概念的誕生、異形的草圖、丹·歐班農初始版的29頁劇本說起,為你講述《異形》涵蓋神話學、生殖學等多種亞文化的深刻意義,科幻電影迷不可錯過的深度佳作。
《熊牌拖拉機廠交響曲》
加拿大國際紀錄片節最佳紀錄中長片,影片以廢棄工廠的前廠工視角講述關于這座工廠的回憶,一部非常特殊的影像口述史。
在這些影片之外,戰亂背景下依然有著音樂夢想的《破銅爛鐵追夢記》,聚焦國際全女帆船隊的《女挽狂瀾》,講述剛果街頭藝術的《系統K》,揭露墨西哥囚犯困境的《當我閉上雙眼》,它們或溫暖或殘酷,將會讓你看到更多真實的世界。
中外經典
這個板塊里的中外經典影片,代表了它們所處的那個年代和國度下電影的最高水準,你甚至能從中看到中外電影史的縮影。
《漁光曲》
《淘金記》
《短角情事》
《肖申克的救贖》
《漁光曲》
中國早期有聲電影代表作,當年在上海金城戲院連映84天,打破了國片的票房紀錄。大銀幕上一睹真容,重見中國電影的重要時期,更重聽中國電影最有名的金曲。
今年是卓別林誕辰130周年,在此時來看《淘金記》也別有一番意味。這是卓別林最負盛名的代表作,他以自己的身體動作極致地表現了對社會的諷刺,大師就是大師。
《短角情事》
新浪潮祖母阿涅斯·瓦爾達的處女作,取景地是她的家鄉短岬村,從這里,你能看到很多瓦爾達后來風格的起源,也能看到新浪潮中那種蓬勃而頗具突破性的創新意識。
《肖申克的救贖》
今年是《肖申克的救贖》上映25周年,影片至今還高居豆瓣top250第一名,影片通過肖申克所表達的對自由的向往,打動了一代又一代的影迷,即便25年以后的今天看起來也尤為勇敢。
在中外經典的榜單里,還有非常多在電影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經典影片,比如前蘇聯和中國合拍的彩色紀錄片《解放了的中國》,謝晉導演的《紅色娘子軍》,鄭君里導演歷史題材代表作《林則徐》,以及歌舞片經典《禮帽》《隨我婆娑》等等。它們或代表了重要歷史時期的家國面貌,或代表好萊塢黃金時期的歌舞片巔峰,都是你了解電影史不容錯過的佳作。
當代中國
電影節展最重要的意義之一,便是發掘當代電影新作,為當今電影世界注入新力量。今年的海南島電影節里也有多部當代中國青年導演的優秀作品,它們讓我們看到了中國電影未來多面的可能性。
《拉姆與嘎貝》
《少年與海》
《無名狂》
《拉姆與嘎貝》
松太加導演最新作品,在婚姻與宗教之間探討生死愛欲。影片以頗具地域性的風情式描述為我們講述了一個看起來有點離奇,卻最終有了合理解釋的故事,拉姆與嘎貝去登記結婚之時,才發現嘎貝昔日未成的婚事在法律上依然有效,兩人便踏上了追尋過去也追尋自我的旅途。
《少年與海》
釜山國際電影節新浪潮獎提名,導演孫傲謙把少年小杰對大海向往之情與親人的車禍迷案交織在一起,打造了一場游蕩在現實與虛假之間的夢幻之行。
《無名狂》
《無名狂》是一個從鏢局展開的江湖故事,影片營造了一種新中式武俠的美學質感,試圖為我們還原一個別樣的江湖。江湖不僅關乎快意恩仇,也關乎真相與迷案,而這就是江湖和現實的樣子。
此外,李岷城和任素汐主演的《通往春天的列車 》,講述哈薩克故事的《沉默的牧馬人》,宋佳和朱亞文領銜的文藝礦工故事《詩人》,都是今年華語新作中尤為值得關注的作品。這些另辟新徑的華語電影新作,雖然只是今年華語電影創作者們縮影的一部分,但它們所體現出來的那種創作渴望和表達欲望,卻屬于所有的電影作者。
這個12月,也是今年即將結束的時候,是個適合收尾和總結的節點。在此時此刻去到海南島電影節,和今年這些最優秀的影片相遇,也是我們能想到的結束今年觀影旅程的最好方式。
它是我們觀看世界的窗口,也是我們反觀華語電影創作生態的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