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類型:劇情片
導演:馬科斯·吉瓦 丹尼亞·帕斯奎尼
主演:妮可拉·布利 理查德·溫瑟 夏洛特·蘭普林
本片是首部英國3D電影,是一部非常棒的活力四射的歌舞劇,其在英國偏方的成功,是英國本土電影對美國系列電影《舞出我人生》的回擊。
本片邀請了深受大眾喜愛的女演員夏洛特·蘭普林為代表的眾多前途無限的新星加盟,如妮可拉·布利,同時加入了與真正的街舞舞者Flawless 和Diversity的經歷模式,再現了英國電視才藝秀《英國達人秀》的決賽情景。本片由獲獎導演二人組馬科斯和丹尼亞執(zhí)導,在當下的倫敦流行電影制作中,《舞力對決》是一個充滿無限活力與動感的案例,同時它是倫敦在近期電影里的最令人激動的寫照。
英國獨立電影節(jié)(最佳制片成就獎提名)
影片類型:紀錄片
導演:特倫斯·戴維斯
主演:蜜拉·海絲 約翰·吉爾古德 喬治·伍德布里奇
這是特倫斯·戴維斯歌頌家鄉(xiāng)利物浦的影片,該片在2008年戛納電影節(jié)首映并成為電影節(jié)上的亮點,并受到了觀眾和影評人的喜愛。華麗回歸的戴維斯一直是英國最偉大的電影導演之一,《時間與城市》是一部啟發(fā)內心的作品,它形象地塑造了呼之欲出的戰(zhàn)后英國的生活,探索愛和記憶的本質,品味過去這些年我們?yōu)槲覀兯鋹鄣某鞘泻蜕鐓^(qū)所灑下的辛勤汗水。它不只是一部單純的紀錄片,它是一部迷人的電影自傳,遠遠超出了其原本設定的城市本身。本片將檔案和當下畫面,音樂,聲音,典故,個人回憶,以及有趣的觀察融為一體,交織出一幅內容豐富的錦繡人文畫卷。
英國電影學院獎提名(最佳新星)[索爾·帕帕多普洛斯,羅伊·博爾特]
影片類型:劇情片
導演:大衛(wèi)·格拉德威爾
衛(wèi)·格拉德威爾這部非同凡響的小眾電影通過一個照看墓園的老男人的回憶展現了薩福克鄉(xiāng)村過去田園詩般的生活。關于大衛(wèi)·格拉德威爾,最為人熟知的是他在林賽·安德森的《如果…》《幸運兒!》中擔任剪輯。直到現在,很少有人知道,格拉德威爾是很多具有開創(chuàng)性電影的導演。《鄉(xiāng)村挽歌》是其中最優(yōu)秀的一部,該片DVD于2010年發(fā)行,使得觀眾可以重新領略這部寧靜的田園經典。
影片類型:劇情片
導演:安東尼·阿斯奎斯
主演:邁克爾·雷德格瑞夫 理查德·托德 烏蘇布賴恩·艾亨 愛麗莎·蘭迪 賽瑞爾·麥克拉格蘭
BFI國家檔案館聲稱這部被忽視的經典默片的修復證明了英國的默片電影大師不只阿爾弗雷德·希區(qū)柯克一位。安東尼·阿斯奎斯確實執(zhí)導了一段地下的愛情與忌妒故事,講述了1920年四個在倫敦工作的年輕人的生活與愛情。與今天的都市生活相對應的是以待人的辛酸,而讓人著迷的是電影里的這些著名的倫敦場景,一個多世紀過去了依舊不朽。
安東尼·阿斯奎斯自己擔任該片的編劇,得益于其巧妙的安排,讓布賴恩·艾亨和愛麗莎·蘭迪扮演一對年輕漂亮的戀人,與之相對地,諾亞·巴林和賽瑞爾·麥克拉格蘭扮演了一對不幸福的角色,從而很好地平衡倫敦生活的光明與黑暗面。
《地鐵》比其他英國默片更具魅力,它喚起了普通倫敦市民關于繁忙的地鐵,首都公園,雙層巴士,酒吧以及破舊公寓的回憶。
影片類型:劇情片
導演:托尼·斯科特
主演:羅莎蒙德·格林伍德 羅伊·埃文斯 戴維·普爾
本片是托尼·斯科特非凡而又低調的處女作。托尼·斯科特是英國電影征戰(zhàn)好萊塢的典范,在好萊塢執(zhí)導了《壯志凌云》《紅潮風暴》《怒火救援》等。本片是一部黑暗的超現實電影,講述了一對夫婦因為超速駕駛意外地撞死了一個年輕人,并將他帶回了家。女人對待這個年輕人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仿佛這個人還活著。她覺得和他說話,給他奉茶都讓她感到快樂。該片發(fā)行以來廣受好評。《愛的記憶》的美麗畫面由著名電影攝影師克里斯·門格斯(曾任《教會》《美麗的壞東西》的攝像)拍攝,他完美地捕捉了約克郡荒原的朦朧與神秘,并將羅莎蒙德·格林伍德(曾出演《村莊的詛咒(魔童村)》,《女巫》)扮演的無辜的鬧鬼者形象塑造得邪惡而又出色!
影片類型:劇情片
導演:克里斯托弗·佩提
主演:大衛(wèi)·畢美斯 麗薩·克魯澤 桑迪·拉特克利夫
克里斯·佩提1979年創(chuàng)作的小眾電影《電臺》是英國電影史上極具鮮明個性的處女作之一,他將前衛(wèi)神秘的故事與存在主義公路電影奇妙地融合在了一起,同時也讓整部影片充滿了對英國風景和氣候的怪誕復現。
維姆·文德斯的攝影助手馬丁·夏非完成了精彩的黑白攝影。大衛(wèi)·鮑伊、發(fā)電站樂隊、萊內·洛維奇、伊安·杜利、Wreckless Eric、羅伯特·弗里普、Devo樂隊為《電臺》加入了精彩的新浪潮電影配樂,同時該片還展現了斯汀的早期熒幕表演。
影片講述了一個年輕的倫敦DJ(大衛(wèi)·畢美斯 飾演)開車去布里斯托爾調查他兄弟的神秘死因。《電臺》為觀眾展現了一個獨特而又富有魅力,同時還帶著神秘的20世紀70年代英格蘭面貌。70年代的英格蘭一直在社會文化變革的希望與失望之中掙扎,等待撒切爾夫人厲行革新的暴風驟雨。
影片類型:紀錄片
導演:帕特里克·凱勒
主演:范尼莎·雷德格雷夫
本片是有關英國風貌及特征神秘而又有趣的電影三部曲的第三部,由富有創(chuàng)意的電影制作人帕特里克·凱勒創(chuàng)作。《被毀的羅賓遜》沿襲了該系列的前兩部電影的風格,在英國一些人跡罕至的地方構建了一系列固定鏡頭攝影,同時加入了一個天馬行空的解說,將這些鏡頭串在一起。
旁白敘述者不是魯濱遜本人,而是他的遺孀。她將名義上的研究者的神秘命運拼湊在了一起,像魯濱遜一樣試圖與非人類智慧力量交流,治愈這個世界的“最嚴重的疾病”。凱勒那才華橫溢、包羅萬象的腳本將哲學,藝術,歷史,政治,經濟,科技,農業(yè),建筑,等等,編排在一起,甚至將超現實的,神秘而美麗的圖像也編排了進去,并將對自然世界深深的愛融入其中,提醒我們人類與自然界正面臨的嚴峻危險。
影片類型:劇情片
導演:邁克爾·鮑威爾
主演:約翰·勞里 貝爾·克里斯托 埃里克·貝利
歷經四個月的野外艱苦拍攝,在海風吹拂的設得蘭島,邁克爾·鮑威爾在其第一部獨立作品中大膽運用了創(chuàng)新的技術和實驗,這些后來成為他職業(yè)生涯中為人熟知的標志。
《世界之緣》講述了一個動人的故事,一個偏遠島嶼及其島上居民的傳統(tǒng)和生活發(fā)生正在面臨快速工業(yè)化世界的威脅。為了解決島上的居民是否應該放棄當地生計移民島內陸去上的爭論,兩個兒時的朋友,沿襲著古老的傳統(tǒng),登上了島上最高的懸崖。結果破壞了島上的和平,并造成兩個部族的分裂。
BFI國家檔案館在1990年對其進行了修復,2004年發(fā)行的DVD版對其畫面和聲音進行了進一步修復。《世界之緣》得到眾多導演的喜愛,其中包括馬丁·斯科塞斯。
影片類型:紀錄片
導演:約翰·施萊辛格
本片講述了在滑鐵盧車站的24小時生活中,人類情感模式所發(fā)生的變化,是奧斯卡獲獎導演約翰·施萊辛格的早期電影(曾執(zhí)導《霹靂鉆》《午夜牛郎》)。受過當時流行的英國紀錄片傳統(tǒng)教育的施萊辛格被英國交通部雇傭拍攝一部紀錄片,展現火車旅途中的各種生活,以及鐵路網絡的高度發(fā)達給大眾帶來的影響。盡管該片采用了紀錄片的拍攝風格——很多場景拍攝都是由施萊辛格籌備完成,但本片不僅僅是一部簡單的鐵路廣告片——該片暗示了鐵路旅行所引發(fā)的各種可能的事件。施萊辛格好像對供人們所工作和使用的車站更感興趣。1961年,每個人在搭乘火車,某一天,該片捕捉到了童年,婚姻,工作,罪與罰,生老病死的一個個小片段。
英國電影學院獎得主(最佳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