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鼻病的藥物,按重量份計,包括以下原料藥:丹參12-17份,王不留行8-13份,川芎10-15份,鵝不食草12-17份,白芷12-17份,辛夷12-17份,黃芩8-13份,蒼耳子8-13份,細辛1-5份,冰片1-3份。將上述各原料藥按重量份取樣、清洗、干燥滅菌、浸泡、煎煮、過濾、冷卻、再滅菌即得。本發明所提供的藥物具有起效快、療效好、副作用小的特點。臨床共647例使用,平均治愈率為92.8%,且用藥方便快捷。
【專利說明】 一種治療鼻病的藥物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中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鼻病的藥物。
[0002]
【背景技術】
[0003]鼻是人體呼吸道的一個重要門戶和起始端,鼻病是一個極為廣泛的常見病,多發病。
[0004]常見鼻病的致病因素包括:(I)氣候:當氣溫變化較大時,無論是驟冷或驟熱均易使鼻粘膜受到刺激而易患急性或慢性鼻炎;(2)周圍環境:當工作或生活環境處于干燥,粉塵或有害物質污染的情況下,很容易使鼻粘膜受到刺激和損害;(3)不良生活習慣:如經常挖鼻子,拔鼻毛,致使鼻腔皮膚破損和毛囊損傷而繼發感染;并易損傷鼻中隔靜脈血管網,導致鼻出血;(4)用藥不當:如鼻部長期滴用血管收縮劑,特別是滴鼻凈,可引起藥物性鼻炎,使病人的鼻塞癥狀更難以解除;(5)受鼻臨近器官病變的影響:如扁桃體炎,咽炎等,可因病變蔓延,炎癥擴散而影響鼻子,引發鼻病;(6)全身因素:如貧血、糖尿病、風濕病等,均可使機體抵抗力降低及鼻腔粘膜血液循環障礙而引發鼻病。
[0005]常見鼻病的發病因素包括:(I)遺傳因素:有變態反應家族史者易患此病,患者家庭多有哮喘、蕁麻疹或藥物過敏史;(2)鼻粘膜易感性:易感性的產生源于抗原物質的經常刺激,但其易感程度則視鼻粘膜組織中肥大細胞、嗜堿性粒細胞的數量和釋放化學介質的能力;(3)抗原物質及食入性變應原:前者指通過呼吸吸入鼻腔,此類變應原多懸浮于空氣中,后者指由消化道進入人體而引起鼻部癥狀的變應原物質,其作用于鼻粘膜的方式十分復雜,至今仍不甚清楚,牛奶、蛋類、魚蝦、肉類、水果,甚至某種蔬菜,都可成為變應原。
[0006]目前,市場上治療鼻病的藥物很多,大多只能對癥治療,通常治標不治本,復發率高且可能使患者產生對藥物的依賴性。
[0007]
【發明內容】
[0008]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起效快、療效好、副作用小的治療鼻病的藥物。
[0009]本發明的一種治療鼻病的藥物,按重量份計,包括以下原料藥:
丹參12-17份,王不留行8-13份,川芎10-15份,鵝不食草12-17份,白芷12-17份,辛夷12-17份,黃芩8-13份,蒼耳子8-13份,細辛1_5份,冰片1_3份。
[0010]上述各原料藥的優選重量份為:
丹參15份,王不留行10份,川芎12份,鵝不食草15份,白芷15份,辛夷15份,黃芩10份,蒼耳子10份,細辛3份,冰片I份。
[0011]本發明的一種治療鼻病的藥物,其中,所述藥物為噴劑。
[0012]本發明的一種治療鼻病的藥物的制備方法,采常規噴劑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篩選原料藥,按重量份取樣,洗凈、去除雜質;
(2)將各原料藥混合均勻,經微波干燥、滅菌;
(3)用原料藥總量10-15倍注射用水浸泡30min-60min后,煎煮20min-30min,過濾、冷卻;
(4)滅菌、分裝,經質檢后入庫即可。
[0013]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有益效果,從以上技術方案可知:本發明選用丹參、王不留行、川芎、鵝不食草、白芷、辛夷、黃芩、蒼耳子、細辛及冰片為原料,通過各藥物之間的協同作用,激發人體內在機能,通過皮膚滲透方式使多種有效成分到達鼻部,可以迅速補充細胞所需的營養成份,提高微離子淋巴液新陳代謝,促使鼻部血液循環,使鼻細胞恢復活性。藥物成分具有清熱解毒、抗菌消炎的作用,能修復被細菌侵蝕的細胞,從而達到有效消除鼻病,解決鼻呼吸困難、鼻呼吸不通暢等問題。其起效快、療效好、復發率低、刺激性小、毒副作用小,且用藥方便快捷。臨床647例使用,治療鼻息肉、鼻甲肥大、干燥性鼻炎、副鼻竇炎、額竇炎、鼻塞、過敏性鼻炎、萎縮性鼻炎、急慢性鼻炎的平均治愈率為92.8%。
[0014]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以下通過試驗例來進一步闡述本發明所述藥物的有益效果。
[0016]試驗例:本發明藥物的臨床觀察臨床資料:
全部病例647例。其中,男性320例,女性327例,最大年齡70歲,最小年齡3歲。
[0017]診斷標準:
《西醫療效評價標準》
治療方法:
將本發明藥物噴入鼻內,每日2-3次,每次0.2-0.5ml, 10日為I個療程,1_3個療程即可。
[0018]療效標準:
治愈:主要臨床癥狀消失;
有效:主要臨床癥狀有所緩解;
無效:主要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
[0019]治療結果:
101例鼻息肉患者使用本發明藥物,治愈99例,有效I例,無效I例,治愈率為98.0%,總有效率為99.0% ;
82例鼻甲肥大患者使用本發明藥物,治愈79例,有效2例,無效I例,治愈率為96.3%,總有效率為98.8% ;
82例干燥性鼻炎患者使用本發明藥物,治愈78例,有效2例,無效2例,治愈率為
95.1%,總有效率為97.6% ;
84例副鼻竇炎患者使用本發明藥物,治愈78例,有效4例,無效2例,治愈率為92.9%,總有效率為97.6% ;
41例額竇炎患者使用本發明藥物,治愈32例,有效6例,無效3例,治愈率為78.0%,總有效率92.7% ;
102例鼻塞患者使用本發明藥物,治愈97例,有效2例,無效2例,治愈率為95.1%,總有效率為97.1% ;
93例過敏性鼻炎患者使用本發明藥物,治愈88例,有效3例,無效2例,治愈率為94.6%,總有效率為97.8% ;
36例萎縮性鼻炎患者使用本發明藥物,治愈32例,有效I例,無效3例,治愈率為88.9%,總有效率為91.7% ;
26例急慢性鼻炎患者使用本發明藥物,治愈25例,有效I例,無效O例,治愈率為
96.2%,總有效率為100% ;
全部647例鼻病患者,使用本發明藥物治療前述病癥的平均治愈率為92.8%,平均總有效率為96.9%。
[0020]實施例1
一種治療鼻病的藥物,包括以下步驟:
(O篩選原料藥,稱取丹參12g,王不留行13g,川芎10g,鵝不食草17g,白芷12g,辛夷17g,黃芩Sg,蒼耳子13g,細辛lg,冰片lg,洗凈、去除雜質;
(2)將各原料藥混合均勻,經微波干燥、滅菌;
(3)用原料藥總量10倍注射用水浸泡30min,煎煮20min,過濾、冷卻;
(4)滅菌、分裝,經質檢后入庫即可。
[0021]實施例2
一種治療鼻病的藥物,包括以下步驟:
(O篩選原料藥,稱取丹參17g,王不留行8g,川芎15g,鵝不食草12g,白芷17g,辛夷12g,黃芩13g,蒼耳子Sg,細辛5g,冰片3g,洗凈、去除雜質;
(2)將各原料藥混合均勻,經微波干燥、滅菌;
(3)用原料藥15倍注射用水浸泡60min,煎煮30min,過濾、冷卻;
(4)滅菌、分裝,經質檢后入庫即可。
[0022]實施例3
(O篩選原料藥,稱取丹參15g,王不留行10g,川芎12g,鵝不食草15g,白芷15g,辛夷15g,黃芩10g,蒼耳子10g,細辛3g,冰片lg,洗凈、去除雜質;
(2)將各原料藥混合均勻,經微波干燥、滅菌;
(3)用原料藥12倍注射用水浸泡45min,煎煮25min,過濾、冷卻;
(4)滅菌、分裝,經質檢后入庫即可。
[0023]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發明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鼻病的藥物,按重量份計,包括以下原料藥:丹參12-17份,王不留行8-13份,川芎10-15份,鵝不食草12-17份,白芷12-17份,辛夷12-17份,黃芩8_13份,蒼耳子8-13份,細辛1-5份,冰片1-3份。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鼻病的藥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計,包括以下原料藥:丹參15份,王不留行10份,川芎12份,鵝不食草15份,白芷15份,辛夷15份,黃芩10份,蒼耳子10份,細辛3份,冰片I份。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治療鼻病的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為噴劑。
【文檔編號】A61K36/575GK104435123SQ201410739462
【公開日】2015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2月8日 優先權日:2014年12月8日
【發明者】朱本寧 申請人:安龍縣東方五官靈制品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