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成功燒制的元青花瓷器的國家;就如我們國家的英文名字都是陶瓷:CHINA!全國各地都遍布著元青花的遺址,凡是元代燒造的重地,都有發現元青花瓷器,據世界各地歷史證據及報道,我國元代時期的青花瓷器一直深受海外市場的愛戴,很很長一段時間境外都有元青花的交易。這樣的歷史價值更加充分說明了元青花在當時是到達多么受歡迎的程度,且也給元朝宮廷帶來了豐厚的收益,這也是鼓舞著元青花的持續發展。
老的元青花瓷的釉面都會反出一種深沉的光。就是常說的寶光。直觀地看感到釉層較厚,好像薄薄的一層玻璃膜。光從里面反出來。柔和不刺眼。
對于青花瓷,無人不曉。青花按照其發展階段分為元青花、明青花、清青花,現在大眾多以為青花是明清時期的產物,津津樂道的也是明青花,而對于早期的元青花了解的相對少了。
元青花大多為寬而較矮的圈足。一般器底、器內蓋內不施釉,但大多數器內和器底見有釉斑。元青花的罐瓶類的胎體多數是四段三接。也有五段四接的。接口分別在底部、腹部、頸部。用泥漿粘接口,接合處有明顯凸起。接處可見泥漿擠壓出的痕跡。器內壁一般不施釉有的呈淺淡的火石紅色。器底不施釉,稱之糙底或砂底,在糙底上呈有紅色斑,俗稱火石紅大多數贗品器底的火石紅做成深橘紅,釉面稀薄,有過分暈散,畫意呆板等,只要多看,便能辨別。
對于元青花瓷瓷片收藏熱,專家表示:元青花瓷瓷片是高回報的收藏品,此外,瓷片的制作、繪畫藝術都是高水平的,它可以作為收藏者學習鑒定的依據,許多民間的收藏家都是從玩瓷片開始的。真品元青花瓷片,是我們認識真品、熟悉真品、掌握真品特性的法寶,正是這些大量的古瓷片給了我們從量變到質變的一雙火眼金睛,能夠識別出真偽圈套。
元青花存世的整體數量目前尚無法統計,大致可分為三類:①元青花的精品大器,當年曾生產有一定數量,以景德鎮生產的占主要部分,其它窯口生產的為少部分。但目前已發現的數量不多,國外博物館藏品200余件,國內博物館藏品100余件。民間收藏家手中也有一部分,估計超過國內外館藏之總和。具體數量需研究確認后統計。此外還有多少未被發現,尚是個未知數。這些都是國之重寶,十分珍貴。
“元青花最突出的特點是氣勢宏大、飽滿雄健,從器物造型到裝飾都有一種陽剛之美,其獨特的品類、造型、紋飾具有濃郁的時代特征,體現了元瓷工藝從原料、制作、繪畫到燒成的完 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