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河南首富養豬記
1
2020年12月底,在一個大型會議現場,希望集團的劉永好帶著調侃的語氣表示:“今天房地產轉行做養豬的,我們簡單地算了一下全國超過1000家。”
放著“高大上”的房地產業務不做,偌大的房企居然改行養豬?
養豬莫非比房地產還賺錢?
這個奇聞讓很多人聽到后都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
等查了相關數據,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
劉永好還真沒說錯,五年間,有1400多家原本經營房地產的公司在經營范圍內增加了“生豬”的項目。
甚至,那些耳熟能詳的大品牌房企早早就成立了生豬飼養業務部門。
2014年,萬達宣布斥資10億圈養了30萬頭生豬;2016年,恒大表示將在貴州投資3個億建設100多個養豬基地;2018年碧桂園宣布以高薪聘請養豬專家,也加入了養豬的行列。
隨之,中糧、華潤、綠城等房產企業也紛紛加入到養豬的隊伍,成為志同道合的“豬隊友”。
如此多的上市房企扎堆養豬,肯定不是心血來潮,畢竟企業最大的任務就是賺錢。
近幾年,隨著房產政策的管控,房企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不僅營業額在萎縮,凈利潤也是一年不如一年。
搞房地產不如養豬,新希望集團的經營狀況就很有代表性。
2020年,新希望地產的凈利潤15.79億元,同比下降13.19%;與之相對比的生豬板塊實現營收近70億元,同比大幅增長261%;毛利潤29.6億元,增幅為708.11%。
從新希望身上看到“希望”的房企紛紛跟風,立志要把“二師兄”的事業做大做強。
也是,老百姓可以忍住不買房子,不吃豬肉實在忍不了。
一樣是賺錢,干啥不是干呢。
可惜房企跨界養豬后大多水土不服,實際運作才發現根本玩不轉。
萬達是房企里最早宣布養豬的,可也是最早放棄的。
萬達養豬最初的定位是扶貧,可惜思維還停留在“養豬就是圈幾塊地,弄點豬飼料就好”的上世紀。
王健林曾吐槽對口扶貧的地區:“原來我以為蓋個豬場,他們跟我說要十萬頭豬場要幾個億,我說你蓋個豬場要幾個億,我們蓋個五星級酒店才多少錢?”
聽見養豬原來要花那么多錢,“王首富”有些不樂意了。
他覺得人家是在忽悠自己,完全沒法想象現在的養豬模式早已不是解放前的模樣。
因為老大的一番話,萬達最終放棄了養豬,改為將旅游作為產業扶貧項目。
不久,當網易的丁磊養的吃著精飼料、睡空調間的一頭黑豬賣到10萬元還供不應求的消息傳開后,很多人驚呆了。
大家開始意識到,養豬是真的賺錢。
畢竟,劉永好的千億身家不是靠賣房子,靠的是豬飼料和養豬。
2020年,新希望股價因為生豬漲價,從年初的15.6元/股直接漲至42.2元/股,漲幅高達270%。
要知道新希望真正養生豬還是2016年,比賣房子還晚。
醒悟過來的萬達在2020年再次宣布啟動養豬項目,起了個大早,卻趕了個晚集。
在全國范圍內,養豬致富的人數不勝數。
有人養豬只是投資,有人養豬卻是一輩子的事業。
這其中,牧原股份董事長秦英林的“河南首富”身份卻是實實在在靠養豬掙來的。
論養豬,秦英林若是排第二,恐怕沒人敢說自己排第一。
靠著22頭豬起家,賺到2000億的個人財富,秦英林從一個誰都看不起的“豬倌”憑著一份堅持,闖進了中國的頂級首富圈。
 
2
1965年4月,秦英林出生在河南省南陽市內鄉縣的農村家庭,家中有兄弟姐妹5人。
雖然“三年自然災害”剛剛熬過去,可吃不飽飯依舊是此時每家每戶最痛苦的記憶。
秦英林家里也是如此,米飯是想都不想。每天靠著野菜葉攙紅薯勉強糊口,就這樣全家還是吃了上頓愁下頓。
雖說家里還能勉強供起他讀書,可因為貪玩,秦英林的學習成績實在不咋地。
學習差到上了初中還沒搞清楚乘除法,初二還留了一級。
上了初三,秦英林看到恢復高考后,身邊熟悉的大哥哥大姐姐考入大學,變成了吃喝不愁的“城鎮戶口”。他很受觸動,決心自己也要考上大學,擺脫受苦受窮的命運。
醒悟后的秦英林自此換了個人,每日刻苦讀書,成績也突飛猛進,順利考上當地最好的內鄉縣一中。
1982年,17歲的秦英林一邊學習,一邊在思考為何家里總是那么窮。
因為家里并不富裕,秦英林只能在學校打最便宜的飯菜,穿的也是縫縫補補多年的衣服。
此時的他已經通過報紙和廣播知曉了改革開放的形勢,也知道了國家在積極鼓勵農民致富的消息。
他覺得自己家里窮的原因是只知道種地,可單純的種地并沒有產生經濟價值,要致富必須想辦法改變現狀。
秦英林立即想到的是養豬,這是農村最經濟也是最現實的致富之路。
他假期回到家后,就找到父母商量。
父母很相信這個讀高中的兒子,覺得讀了這么多年書,他的話準沒錯。
一家人興奮半天,可又泄了氣。養豬需要買豬仔,可家里實在沒啥錢。
為了湊錢,父親帶著幾個兒子去幫人挖了數月的蓮藕,好不容易湊足800元買了20頭豬仔,在自家院子搭建了個豬圈養起豬來。
想法很美好,現實太殘酷。
既沒有專業技術,也根本不懂畜牧知識的老秦家立馬就碰到了大麻煩。
20頭豬仔很快病死了19只,只剩下一頭長白豬,辛辛苦苦掙的800元幾乎全打了水漂。
這次失敗的養豬經歷,對家里打擊很大,也讓秦英林心里很不安。
他覺得是自己提出養豬的,可并沒能起到啥作用,就想退學回家安心養豬。
家里人嚇壞了,急忙表示他得把書讀好,考入大學才是家里最期盼的大事。
好說歹說,滿懷心事的秦英林終于回到了學校,重新捧起書本。
這件事他對誰都沒有說,卻在心里刻下深深的烙印。
1985年,20歲的秦英林高中即將畢業。
因為成績優秀,學校決定將本校唯一保送河南大學的名額給他。
得到消息的秦英林本來也很高興,可聽說河南大學沒有畜牧專業,他皺起眉頭,猶豫再三還是拒絕了保送。
學校知道秦英林想報考農業大學后,覺得他瘋了,紛紛苦勸他改變主意。
河南大學在當地是省重點,也是最好的一所高校。況且社會正急需人才,從河南大學畢業的學生工作分配也遠好于其他高校。
心不甘的老師又去家里做工作,秦英林的父母聽后也氣壞了。
父親二話不說甩手給他一巴掌:辛辛苦苦供你讀書考大學就是為了脫離農門當個國家干部,怎么還要去讀農業大學,這不是白瞎了家里人的心思!
村里人也很意外:大學還要讀農業大學,還想繼續搞農業,那不等于白讀十幾年書了么,這個老秦家怕是出了個“傻子”。
可不管人們怎么苦勸,秦英林心里早打定了主意。
這份在當時人看來固執的性格,也預示了他最終將養豬作為一輩子事業的決心。
 
3
秦英林還是選擇參加高考,甚至將志愿全部填報為各地的農業大學,也順利被河南農業大學畜牧專業錄取。
當秦英林如愿以償來到河南農業大學時,他的同學錢瑛也考入到鄭州牧業工程高等專科學校攻讀獸醫專業。
秦英林在大學時如饑似渴地學習著知識,只要是有關養豬的書,他統統借來閱讀,筆記也做了厚厚一疊。
秦英林的理想和熱情也深深感染了錢瑛,倆人在大學成為了戀人。
1989年,24歲的秦英林大學畢業被分配回南陽一家國企辦公室工作;女友錢瑛也被分配到南陽市屬的一家畜牧單位做技術員。
等倆人都順利端上了“鐵飯碗”,也水到渠成結了婚,可秦英林卻有些坐立不安。
不安的原因是他覺得每天工作不是抄寫材料,就是各種會議和應酬,和自己的專業完全搭不上邊。
更令他焦慮的是,這時的市場經濟大潮已經暗流涌動,可不管是單位還是自己家鄉似乎都是一潭死水,每天基本就是混日子。
1992年的一天,秦英林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家告訴妻子錢瑛:他不想這么混下去了,要回家鄉養豬。
錢瑛雖有些意外,可她太清楚自己丈夫內心的理想和追求,也沒多勸,只說了句:“行吧,反正你去哪,我去哪。”
這年秋天,倆人一同辭職回到了老家馬山口鎮創業。
今天,如果從上帝視角來看秦英林夫婦辭職創業養豬,似乎是件很簡單輕松的事情。
可在當時,兩位吃著“皇糧”的大學生辭職去養豬,這事在所有人眼里要多荒唐有多荒唐。
特別是同為“92派”辭職下海的大學生,別人選擇的是去做房地產這類“高大上”的行當淘金,可秦英林卻選擇回老家去養豬。
此時的秦英林,在所有人眼里無疑是個傻的不能再傻的家伙。
養豬一定能致富!
這是秦英林辭職前再三和妻子保證的,可說這話的時候,夫妻倆的身上的存款只有262元。
想創業養豬,要錢沒錢,要人沒人,全靠自己。
好在秦家兄弟感情不錯,看到那么多農民靠養豬致富,他們也相信能辭職創業的秦英林不會騙自己。
于是,大哥出了8000元,弟弟拿出準備結婚的12000,算是勉強湊足了開養豬場的錢。
等真正開干后,原先胸有成竹的秦英林還是傻了眼,建造養豬場時才發現這點錢根本不夠。
家里人也慌了,畢竟這些錢都是辛辛苦苦攢下來的。
大哥試探地說:實在不行還是把眼下能賣的都賣了,起碼磚頭還有人要。自己家的錢能還多少是多少,你還是回去上班算了。
弟弟雖然沒說啥,可看見他躲躲閃閃的眼神,秦英林心里很不是滋味。
進退兩難的秦英林背著家人和錢瑛痛哭了一場,然后咬牙表示自己決定的事情一定要做下去。
在錢瑛的支持下,夫妻倆東奔西走,說了無數好話,也賠了無數的笑臉,終于拼湊齊了蓋養豬場的費用。
1993年6月22日,很巧,秦英林的養豬場也迎來了22頭豬仔,他的養豬事業自此開始。
放棄了看似優越的工作以及前途無限的事業,為了深埋心底的想法,28歲的秦英林踏上了一條前途注定艱辛的道路。

4
養豬肯定不如坐辦公室舒服,可這是自己選的路,秦英林再苦再累只能自己默默承受。
因為錢不夠,秦英林挑土擔水一锨一锨的做好土坯壘豬圈,所有苦活臟活都得夫妻倆自己干。
冬天,簡陋的豬棚四面透風,夫妻倆頂著寒風給豬喂食、接生,手關節凍得腫得像個胡蘿卜。
夏天,豬棚里氣味騷臭難聞,夫婦倆一邊喂蚊子,還得一邊熬豬食,清理衛生。
這樣的苦確實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可秦英林都忍了下來。
可就在眼看小豬仔一天天長大,沒想到又是一場豬瘟,22頭又病死了一大半。
秦英林心里十分難過,自己和妻子學的是畜牧和獸醫,可居然還是慘敗。
見到這個情況,家人和村里人都勸他還是算了,都是大學生,還是別遭這個罪了。
要是一般人可能也真的算了,可秦英林不能也不愿意放棄。
他忍受著別人的冷嘲熱諷,借錢又買了幾十頭小豬從頭開始。
為了照料小豬,他甚至合衣睡在了豬圈,就是想時刻觀察豬的生長習性,一點不敢馬虎。
豬拉肚子,秦英林捧起豬糞又看又聞;遇到豬便秘了,他二話不說伸手幫豬掏出糞便。
村里人笑話他果然是傻子,居然把豬當祖宗一樣供著。
幾年功夫,在秦英林的精心照顧下,養豬場發展到數千頭豬的規模,還聘請了十多名員工。
沒想到,即便這樣上心,一場突如其來的危機還是差點讓剛起步的事業傾覆。
1995年,有職工發現3頭小豬突然暴斃。
秦英林趕緊和妻子進行病理解剖,卻沒能發現問題,感覺也不像普通的豬瘟。
第二天,豬場再次死了4頭小豬,秦英林立即進行消毒隔離,試圖阻隔病情,卻始終沒能發現病死豬的原因。
感覺不妙的秦英林只好讓妻子帶著病豬去母校河南農業大學求助,自己留守在養豬場。
就在他焦急等待結果的時候,豬場又連續死了25頭小豬。
秦英林很恐慌,他知道按照這個態勢發展下去,數千頭豬很快會感染病毒死掉,多年心血將毀于一旦。
就在這時,母校終于打來電話,說病豬得了一種罕見的“偽狂犬”病,可當地沒有這種疫苗,只有東北哈爾濱的一家獸藥企業有。
秦英林有些崩潰,因為此時沒有高鐵和快遞。空運的話,也必須有專人購買和護送,時間上根本不夠。
在農大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他試著聯系了省畜牧局。
萬幸的是,僅僅2天時間,疫苗就空運到秦英林手里,一場危機總算化險為夷。
可以說,如果不是秦英林主動向專家求助,不是他大學生創業的身份,父親養豬遭遇的悲劇將會再次在他身上重演。
通過這件事,秦英林更懂得“知識就是生產力”的道理,格外重視養豬技術的提高。
外出考察,他總隨身帶著臺攝像機,為的是能把考察學習到的新知識回家重溫一遍,還能教給自己的員工。
秦英林將全部所學統統用在了養豬上,從一個養豬門外漢逐漸成為懂理論會操作,更能研發的全能型“豬專家”。
雙曲磚拱結構豬舍、液體供料系統、自動化養豬飼喂設備技術、豬舍溫度自動控制技術,這些都是秦英林親自帶隊研發的專利技術。
隨著養豬技術的逐漸嫻熟,秦英林的養豬場已經是數千萬規模的養豬企業。
而他心里也有了更大的規劃。 

5
2000年7月,35歲的秦英林成立了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正式開啟了規模化運營的道路。
三年之后,牧原公司已經成為凈資產6000萬,年盈利500萬的大型養豬企業。
也是此時,秦英林的“傻勁”又犯了。
因為牧原的名氣響,有制造“瘦肉精”的企業主動聯系秦英林,表示行業內用“瘦肉精”飼養生豬是潛規則,豬吃了長的快,飼養成本也低。
內部有人算了一筆賬,使用“瘦肉精”的話,企業凈利潤每年至少可增加300萬元。
秦英林卻堅決抵制,他心里清楚,“瘦肉精”就是一種慢性毒品,會導致食用者心慌、嘔吐、頭暈等癥狀。
不僅自己不用,他還給所屬企業和養殖戶下死命令,表示:“咱養的豬是給咱爹媽、孩子吃的,情愿不賺錢,也不能做這種虧心事,誰干就開除誰。”
因為沒用“瘦肉精”,牧原的人本以為這樣成本增加,利潤肯定受影響;誰知等一算總賬,卻發現銷售和利潤反而提高了不少。
貴是貴了,可人們畢竟還是愿意買“放心肉”吃。
2005年,牧原旗下的養豬場已經達到年出欄20萬頭,40歲的秦英林也成為國內養豬領域的億萬富翁。
這一時期,農業銀行正上市股改,想剝離部分資產并打包處置。
牧原此時在農行存量貸款為2540萬元,如果找點關系再設法完善下手續是可以免除相應貸款的。
企業不少人給秦英林暗示,可他堅持制定還貸計劃,不愿意拖欠一分錢。
事后,秦英林也很心疼,說:“2000多萬啊,我們得賣多少頭豬才能賺回來,可這錢是國家的,我們不能賴。”
因為他這股“傻勁”,秦英林得到了社會的認可,不僅當選為河南省人大代表、河南省養豬協會的副會長,還上了央視報道。
2009年2月,44歲的秦英林受溫總理邀請,到中南海給《政府工作報告》建言獻策,被總理親切稱呼為“學士豬倌”。
同年,在有關部門建議下,從北京回來的秦英林開始進行股份制改革,準備通過資本化的手段來擴大規模。
還是這年,內鄉縣等地的農民小麥遭遇雨水發了芽賣不出去,糧食部門不收,農民在家叫苦連天。
當地政府部門擔心會影響農民種糧積極性,也直接影響生計。
秦英林知道后主動找到政府,表示牧原集團愿意全部收購這些麥芽,幫助政府和農民解困。
結果,不僅內鄉縣及附近縣鄉,甚至連湖北的老百姓聞訊送來的麥芽,牧原統統按照國家最高收購價照單全收。
可牧原的人卻哭喪著個臉,因為發現原本打算做飼養的這些麥芽,豬根本不吃。
秦英林也有些心慌,好事是要做,可賠了本買賣總歸心里不好受。
于是,秦英林捧著一把把麥芽親自給豬喂食,可豬晃晃腦袋就是不吃。
秦英林想了想,讓人把飼料烘干,然后再試著喂給豬,居然個個吃的不亦樂乎。
秦英林總算放了心,笑著和豬說:“沒想到你們也是喜歡吃干,不喜歡吃稀。”
誰知隔年全國飼料價格大漲,秦英林非但沒吃虧,反而還賺了。
 
6
2010年,牧原股份產值進一步增長,營收突破3.4億,生豬的出欄量達到36萬頭。
頂著總理贈與的“學士豬倌”的光環,又有真金白銀的營收保證,牧原股份在這一年先是得到世界銀行下屬機構國際金融公司6540萬元的投資;隨后又以免抵押的方式拿到中信銀行、農業發展銀行、農業銀行等多家銀行6億元的信用貸款。
還沒上市時,牧原股份的賬面資金便超過了很多上市企業。
在資本的加持下,秦英林的養豬事業一飛沖天。
能吸引這么多投資,不光因為秦英林的“傻勁”,關鍵是牧原集團在養豬事業上鉆研出的各種 “獨門絕技”。
比如國內豬仔斷奶時間普遍為28天,可牧原集團能做到14天斷奶,這樣出欄時間就比別人早了半個月。
再比如,國內的普通養豬場一名飼養員只能照料數百頭生豬;可在牧原,一名飼養員能同時照料1萬頭生豬,效率趕超了歐美等發達國家。
2012年,牧原股份的生豬出欄量飆升至130萬頭,營收高達20億元。
要知道,同期2600萬家中國養豬場,99%是年出欄500頭以下的中小養殖戶。
牧原在生豬養殖業中已經占據了頂峰的位置。
2014年1月28日,秦英林穿著一身筆挺的“阿瑪尼”西服,挽著妻子錢瑛走進深交所的掛牌現場。
這天,牧原股份成功登陸A股,募資7.72億元,當天市值達到了83.88億元。
49歲的秦英林夫婦共同持有牧原50.2%股份,身價達到45億元,成為河南省首富。
養豬看似賺錢不少,可行業有所謂 “賺一年、平一年、賠一年”的“豬價周期”論,此外還面臨瘟疫、環保、土地、資金等諸多難題。
換句話說,牧原養豬事業遠不是一帆風順。
上市不久,隨著豬價周期走弱,曾經超過10元一斤的豬肉跳水到了9元。
老百姓開心了,可買了牧原股票的股民不開心了。
2014年,受到影響的牧原凈利潤8019.81萬元,同比下滑73.6%。
股民感覺受了欺騙,認為牧原股份又是一家割韭菜的騙子公司。
為此,河南證監局和深交所還先后發來了問詢函。
秦英林也沒多解釋,也不需要解釋,行業狀況在那擺著。
畢竟這一年,新希望集團的半年財報就披露畜禽板塊虧損達7286.68萬元,其他養豬大戶日子也同樣不好過。
僅僅一年后,肉價也沒漲,各類養豬股依舊半死不活“躺平”,牧原股份的股價卻飛速上漲。
2015年,牧原實現營業收入30.03億元,同比增長15.31%。凈利潤5.96億元,同比增長642.97%。
股民們有些懵,感覺這個牧原有些神奇,擔心是公司是在美化數據。
可隨著招商證券一份調研報告出爐,這才打消人們的疑慮。
牧原的股價上升原因之一是科學飼養后的成本控制,行業內養豬成本普遍在每百公斤1200元,牧原可以控制在1000元左右。
甚至因為牧原自身的生物安全防控技術,使得抵御豬瘟的成本優勢直接與行業拉開到350元/頭。
這個差距如果乘以牧原的生豬存欄數,那絕對是個天價數字。
 
7
不僅如此,牧原對抗“豬價周期”的最大秘訣,就是乘豬價低谷期反而增大養殖量。
這里面也沒啥高深的理論,道理很簡單。
豬肉不值錢了,散戶就沒心思養豬,生豬的出欄量也隨之減少。
生豬減少了,豬肉自然又隨之回升。
簡單歸簡單,可這樣做,不僅要有足夠的經濟實力,背后還需要科學技術和養殖效益支撐才能熬過去。
這幾點,牧原股份樣樣不缺。
也難怪在一次全國性養豬行業大會上,新希望的劉永好帶著關切的口吻詢問一群愁眉苦臉的同行:“眼下的豬肉行情不好,大家都沒有掙到錢吧。”
結果,秦英林的妻子錢瑛心直口快:“我家掙到錢了。”
劉永好被噎得半天說不上話,只能訕笑。
好在不久后,豬肉價格連連攀升,劉永好等養豬大戶終于喜笑顏開。
2016年開始,全國生豬價格翻了一番,讓人驚呼“二師兄”比“唐僧肉”還貴。
此后的生豬價格更是一飛沖天,豬肉幾乎成了“奢侈品”。
2019年,生豬價格達到了恐怖的25.92元/公斤,同比上漲46%,這意味著一頭200斤的活豬“身價”就達到了5000多元。
到2020年,生豬價格更是漲到了39.54元/公斤,“二師兄”再次身價飛漲。
正因如此,牧原股份在這年以1811.5萬頭的總銷量拔得生豬銷量頭籌,同比上升76.68%。
同期實現營業收入562.77億元,同比增長178.31%,實現凈利潤303.75億元。
在《2020胡潤百富榜》上,秦英林夫婦以2000億的身價再次蟬聯河南首富,在榜上排名第十位。
這份榮耀的背后,或許是秦英林骨子里的那份“傻勁”和“固執”。
牧原股份上市融資前,有不少人鼓動秦英林趁著經濟高速發展,去嘗試多元化發展。
除了養豬,還能養牛養羊養雞,順便還能做肉食加工,多個項目也就多個融資機會,反正有大把的投資公司愿意合作。
但“固執”的秦英林堅決否定多元化發展,表示自己只會養豬,而且只想把養豬作為唯一的發展方向。
等牧原股份上市了,又正值房產熱。有人又勸他將資金投資到房地產,賺得肯定比養豬要多得多。
秦英林再次果斷拒絕,明確表示企業堅決不碰房地產。
牧原股份幾十年如一日的這份堅持,使企業成為國內養豬行業絕對的領跑者。
迄今,牧原股份榮膺國家授權專利452項,省級科技成果獎3項,省級科技進步獎1項,市級科技進步獎3項。
2020年的疫情,秦英林個人捐贈1億元(企業另外捐贈1億元)用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在秦英林的推動下,牧原股份已在23個國家級貧困縣和15個省級貧困縣投資過百億建立生產業體系,帶動著當地建筑、運輸、種植行業的發展。
將別人都不看好的養豬做出如此的成績,堅持可以說是秦英林成功最大的“秘訣”。
每位創業者都會在創業過程中遇到各種各樣的坎坷和磨難,甚至還有數不清的 “誘惑”。
但大浪淘沙,唯有專注和恒心方能立于不敗之地。
操筆政:逍遙侯
修筆使:夏雪宜
參考資料:
河南首富秦英林:養豬千萬頭,卻因豬瘟每頭多賺350塊,棱鏡
秦英林夜話:誰會是退出者?農牧前沿 
2萬億市場!地產三巨頭成“豬隊友” 萬科恒大碧桂園集體養豬背后,金融界
'內方外正'秦英林,企業觀察家
秦英林:靠科學養豬,成河南首富,創業邦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秦英林:靠科學養豬,成河南首富
河南女首富,靠養豬年賺2000億,帶領10萬戶農民脫貧致富
一天凈賺超8000萬,靠養豬賺上千億,河南首富“吊打”房地產大佬
從22頭豬成長起來的上市企業 ——解讀“牧原”發展壯大的“DNA”
超越王健林!河南首富養豬27年身家1173億,公司市值2239億!
2021胡潤富豪榜發布,養豬近30年的他成為中國第8大富豪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和县| 秦皇岛市| 偃师市| 普兰县| 甘谷县| 镇安县| 桃源县| 苏尼特左旗| 临颍县| 杭锦后旗| 邳州市| 余庆县| 临汾市| 邵阳市| 出国| 新余市| 大埔县| 青铜峡市| 中山市| 兴仁县| 临西县| 五大连池市| 宜州市| 定日县| 洛浦县| 宜良县| 和田市| 久治县| 靖州| 宕昌县| 黄大仙区| 怀来县| 门头沟区| 石柱| 乌兰县| 中方县| 新余市| 景谷| 宁明县| 余江县| 固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