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算——為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轉換提供契機 | |
高 原 | |
在知識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能把人才成熟年齡提前的價值是巨大的。教育界一直都在尋找一種使教育的年齡提前的教育方式,以解決“知識呈現幾何形式增長,而人不能盡早完成學業”的問題。五、六歲兒童思維的主要特點是它的具體形象性,以及進行初步抽象概括的可能性。算盤對學前兒童來說,既是教具、學具又是玩具,他們完全可以在玩中學、學中玩,從某種意義上說,珠算、心算結合符合兒童以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所以可以說,珠心算為一種新的教育組合方式提供了契機。我認為,從幼兒園開始學習珠心算,小學以珠心算計算方法計算,完全可以把兒童學習計算的時間提前1-2年,而學習效果優于現在組合方式,這是其他計算教學無法相比的。 “第五大發明”走向世界 珠算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現在已是一種世界共同的“語言”。80年代以來,日、韓、中國大陸及臺灣地區的珠心算已經迅猛發展,全世界已有包括美國在內的30幾個國家和地區開展珠心算。我國縣級以上行政區絕大多數都有珠算協會,全國有多種專業珠算雜志。現在已成立了“世界珠算心算聯合會”,每年有世界性的計算技能大賽、珠算聯誼賽、通信賽及學術研討會,并有許多民間交流活動。我國許多選手應邀到國外表演和參加比賽,一些珠算教師應邀到國外講學,對弘揚中華民族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促進與世界各國友誼作出了貢獻。特別是海峽兩岸從1990年以來密切的珠算交流活動,對兩岸增進共識,發展兩岸關系,實現祖國統一,有積極意義。 《大眾科技報》記者 高 原 綜合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