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抗風險;
2、永續經營;
3、M2持續增長;
4、股息率高。有的銀行在3-6%,這是不是比存定期要高呀。
這樣看下來,銀行股是不是很值得購買啦!
再來看看股神巴菲特對銀行股的布局。
美東時間11月14日周四公布遞交美國證監會13F文件顯示,巴菲特領導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前十大重倉股票保持不變,蘋果、美國銀行、可口可樂位列前三,除了美國銀行之外,還有富通銀行、摩根大通、美國合眾銀行。由此可見,銀行股是巴菲特的重倉股啊!
那哪些銀行股值得購買呢?之前讀書會一直關注的是股份行,今天我們就從股份行中選出四家-招商四、興業銀行、平安銀行、民生銀行來進行數據大比拼,看看哪家合你的胃口。
一、資產
在傳統業務模式下,資產規模是銀行獲利的最根本要素。
2019前三季度,招商銀行總資產達到了7.31萬億元,且增速也是雙位數的增加;興業銀行總資產為6.98萬億元,但增速只有6.71%,橫向比較的話,在增長;縱向比較的話,是四家對比公司里增速比較慢的;平安銀行總資產的增速很快,但和招商、興業、民生比,基數還是相差很大的;民生銀行近兩年的資產增速很慢,到了2019年才慢慢有所恢復。
二、負債
負債業務是銀行最基本最重要的業務,負債的規模對資產的規模有著重要影響。
而存款是銀行主要的負債手段,也是銀行資產擴張的基礎和保障。在去杠桿、去通道、去同業的監管背景下,銀行業務回歸本源,銀行吸存能力重新被提升到了戰略地位。從一定意義上說,銀行大力發展零售、財富管理業務,最終目的是在獲取客戶的同時拓展穩定、低成本的存款。
2019前三季度,招商銀行總負債為6.70萬億元,同比增速為12.10%,是四家對比銀行中最快的;興業銀行總負債也在逐年增速中,但不及招商和平安;平安銀行總負債增速很快,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平安會迎頭趕上;民生銀行之前的負債一度出現了負增長,2019年開始恢復。
三、凈息差
凈息差其實是凈利息收入的收益率,即凈利息收入與平均生息資產規模的比值(即凈利息收益率)。存貸利差是影響凈息差的關鍵因素,
即負債成本率、生息資產收益率。
先看凈息差走勢圖,招商銀行和平安銀行凈息差比興業高,且看2019前三季度的數據,平安銀行已經超過了招商,2019H1時還是招商高呢。
驅動凈息差向上走的原因各不同,招商銀行是負債成本低;平安銀行是生息資產收益率高;興業銀行是負債成本沒有招商低,生息資產收益沒有平安高,但也在往上走,是因為開發零售業客戶,因此負債成本也在往下降了,好趨勢;民生銀行是在生產資產收益上發力。
附2017-2019H1數據
四、不良率
不良貸款率高,可能無法收回的貸款占總貸款的比例越大;不良貸款率低,說明金融機構不能收回貸款占總貸款的比例越小。
2019前三季度,招商銀行不良貸款率1.19%,較期初下降0.17個百分點;興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55%,較期初下降0.02 個百分點;平安銀行不良貸款率1.68%,較半年末持平、較期初下降0.07 個百分點;民生銀行不良貸款率1.67%,比期初下降 0.09 個百分點。不良率下降,說明銀行風險管理能力都在加強,資產質量都在改善中,這是一個好信號。但是其中資產質量最優秀的當屬招商銀行。
五、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
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是道“緊箍咒”:限制過度競爭,同時了限制了銀行經營的杠桿倍數。
2019前三季度該項指標較好的銀行為招商銀行;興業銀行也在逐年提升。
六、撥備覆蓋率
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是衡量商業銀行貸款損失準備金計提是否充足的一個重要指標。
9月26日財政部印發了關于《金融企業財務規則(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其中征求意見稿第八章第三點提出:為真實反映金融企業經營成果,防止金融企業利用準備金調節利潤,對于大幅超提準備金予以規范。以銀行業金融機構為例,監管部門要求的撥備覆蓋率基本標準為150%,對于超過監管要求2倍(300%)以上,應視為存在隱藏利潤的傾向,要對超額計提部分還原成未分配利潤進行分配。
2019年前三季度招商銀行該指標為409.41%,超過基本標準2倍多,如果實施起來,招商銀行就要把這部分利潤分配給股東啦;興業銀行和平安銀行都在基本標準線以上一點,都過關;民生銀行近兩年一直沒有達到基本標準150%,只是高出了紅線標準120%,但是也在逐步恢復中。
七、貸款撥備率
貸款撥備率實際上就是呆、壞賬準備金的提取比率;是指貸款損失準備計提余額與貸款余額的比率;是反映商業銀行撥備計提水平的重要監管指標之一。
2019前三季度,招商銀行的貸款撥備率最高;興業和平安差不多;民生在三季報沒有找到該數據。
八、非利息凈收入占比
非利息凈收入相比利息收入,就有穩定,安全,且利潤率較高的特點,這也是近幾年來,各大銀行都在提升非利息凈收入的原因。
2019前三季度,民生銀行非利息凈收入最優,達到了45%以上;興業銀行緊追其后;招商銀行和平安銀行齊平。
九、成本收入比
該指標反映出銀行每一單位的收入需要支出多少成本,比率越低說明銀行單位收入的成本支出越低,獲取收入的能力越強。
2019前三季度,興業銀行成本收入比好于招商銀行和平安銀行。民生銀行三季度沒有把成本收入比計算出來,等年報數據吧。
十、凈資產收益率
該指標反映股東權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運用自有資本的效率。指標值越高,說明投資帶來的收益越高。該指標體現了自有資本獲得凈收益的能力。
2019前三季度,招商銀行ROE最高,達到了14.39%,年報時一定能夠達到往年的水平;興業銀行ROE在回升;平安銀行處于四家銀行最低;民生銀行略高于平安銀行。
十一、估值
招商銀行PB估值處于高位線
興業銀行PB估值處于低位
平安銀行PB估值處于中位線附近
民生銀行PB估值處于低位線
十二、高管增減持
招商銀行高管增持很多,但好像都是毛毛雨啊。
民生銀行港股,劉永好11月份以來增持了5008.8萬股,持股比例從原來的0.03%增至0.6%,增持成本超過2億元。
總結:
從四家銀行的三季度數據對比中我們可以發現,招商每個指標都很優秀,當之無愧的銀行股龍頭;
興業銀行指標基本都排在第二位;
但從市凈率來看,興業銀行屬于物美價廉型;而平安銀行是屬于厚積薄發型;
從凈息差指標上看出,平安銀行在追趕招商銀行,給它時間的話,也許夢想會成真;
民生銀行正處于滿血復活期,不斷加大存量問題及不良資產的清收處置力度,保障資產質量的穩定,這樣才能健康發展。
總體上來看,銀行業正在復興中,有好的標的,可以提前關注起來,等瓜熟蒂落,就是撿起來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