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話題 @否極泰董寶珍 @ice_招行谷子地 @HIS1963
$招商銀行(SH600036)$ $興業銀行(SH601166)$ $民生銀行(SH600016)$
一、規模
從負債規模上看四大股份制銀行中,招商、興業、民生銀行資產規模差不多分別為:58142億、59940億、55122億。平安銀行規模比較小30264億。通過平均成本率上看,明顯招商銀行的成本率是最低的。
平安銀行成本率雖然好于其他兩家銀行,但是資產規模要小很多。
二、吸收存款
四大股份制銀行資產負債中占比最高的占比最高的都為吸收存款。但是細分看,招商銀行的吸收存款占總負債比例最高達到64.54%,其次是平安銀行占總負債比例64.67%,民生占總負債50.26%,興業占總負債48.11%。從平均成本率上看,招行是最低,然后是民生,其次興業和平安。
從平均正本率角度看:由于興業成本率最高,所以吸收存款能力最強,其增長率達到了14.55%。但是興業的吸收存款規模卻沒有招行的大。追究其原因是歷史原因造成的。
民生在2017年的平均成本率雖然比招行高0.49%,比2016年僅僅低了0.02%,但是卻看到吸收存款增長率為-3.76%,并且占總負債比例下降至50.26%。所以看到民生的吸款能力明顯不足。
通過興業和民生的平均成本率比較可以發現:平均成本率的高低決定了吸收存款的能力強弱。
三、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存放款項
在興業與民生的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存放款項中占比要遠高于招商與平安銀行。其中興業不管是占比還是放款量都是高于民生的。通過興業與民生近六年的對比可以發現,平均成本率相差無幾。
招商成本率是最低的,占比也是最小的。其次是平安銀行。
四、向中央銀行借款
在向中央銀行借款中,民生銀行的平均成本率是最高的。但是招商向中央銀行借款占資產規模與民生相當,但是平均成立卻低于民生銀行。
五、股份制銀行負債端總結:
招商銀行綜合平均成本率最低。招商銀行的主要形式是吸收存款占比60%以上,而吸收存款的平均成本率是最低。與其他三家股份制銀行在資產負債的平均成本率比較都是底的。所以招商銀行負債成本是最底的。
興業銀行的負債形中吸收存款占比44%以上,但是同業拆借占比也達到20%以上。同業拆借的平均成本率要比吸收存款要高很多。所以興業銀行負債成本是最高的。
民生銀行的負債形式與興業銀行結構類似,需要說明的是,最近幾年中民生銀行在各項中規模沒有興業規模大,因此民生銀行的負債成本比興業要稍微低一點。
平安銀行的負債形式與招商類似,但是平安的規模要遠小于招商規模。平安的平均成本率要高于招商,但是低于興業與民生。
一、總資產
從資產端看,四大股份制銀行平均收益率如下圖:
從上圖可以看到平安銀行的平均收益率最高。平安>興業>招商>民生。
二、發放委托貸款及墊款
四大股份制銀行中主要都是發放委托貸款及墊款。從占資產比例看,招商>平安>民生>興業。從規模上看,招商>民生>興業>平安。從平均收益率上:平安>招商>民生>興業。
由于平安銀行的規模沒有招商大,所以在發放委托貸款及墊款的收益上看,招商最高。
三、應收款項類投資
應收款項類投資占資產比例中:興業>民生>招商>平安;從規模上看:興業>民生>招商>平安。平均收益率:興業>民生>招商>平安。
四、現金及存放中央銀行款項
從上表可以看出,興業與民生不管是在占比還是在平均收益率上面都很接近。而招商與平安接近。總體上占比都不高。
五、存放同業款項
在存放同業款項方面雖然占比都不高。但是除了興業在2017年出現37.99%的增長外,其他三家銀行都出現增速下降的
六、股份制銀行資產端總結:
招商銀行的平均收益率在四大股份制銀行中并不是最高的,低于平安與興業。主要是以發放貸款與墊款為主。而發放貸款與墊款的平均收益率是各項利息收入項中平均收益率最高的。所以可以看出招商銀行的“聰明”表現在能在收入很高項中不僅自身占比最高,相比于其他股份制銀行占比也是最高的。從而讓利益最大化。
興業銀行的綜合平均收益率在最近兩年中僅次于平安銀行。興業銀行在平均收益率最高項的平均貸款與墊款占比向較于其他幾家股份制銀行是最低的。而應收款項類投資占比相較于其他三家占比是最高的。平均收益率也是在四家股份制銀行中最高的。所以綜合看來興業銀行的總收益率也是蠻不錯的。
民生銀行的綜合平均收益率是最低的,民生總體看表現平平。
平安銀行的資產是四大股份制銀行中最小。但是資產結構與招行相似。平安銀行的綜合平均收益率最高。貸款與墊款占比資產中比重最高,且平均收益率也是四大股份制銀行中最高的。其他各項占資產比重都不是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