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學《易經》,不能為將相。學習《易經》,需要先了解以下三大原則。
第一個原則,變易。變易,是指世界上的所有東西,包括人、物、事,每一樣無時無刻不在變化。時間與空間中,事情、物體、情況、思想,一直都在變,上一秒有一秒的模樣,下一秒有下一秒的模樣。天地之間,沒有不變的事物。
因此,學習《易經》,先要知道“變”,人類作為具有高等智慧的生物,不僅要知道“變”,而且還要知道如何去適應“變”。由“變”,我們可以聯想到印度佛學中的一個詞“無常”,這個詞表達的是一種佛理,即世界上任何東西都不能永恒存在,與《易經》中“變易”的原則有異曲同工之妙。
第二個原則,簡易。簡易,是指世間萬物,有許多東西,依靠我們的知識智慧,是無法完全了解的。萬物的存在生長發展,都有它的原理,不過有時候我們的智慧不夠,經驗不足,就找不出來。
簡易是三原則里的最高原則,它告訴我們,不管宇宙間事物變的法則如何高深復雜,表現出的表象如何繁復,但只要我們智慧足夠,經驗足夠,懂得原理與原則,就能夠了解它,而了解了之后,就會覺得,原本高深的東西不過簡單而平凡。
第三個原則,不易。雖然說萬事萬物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變化,但有唯一的例外,就是能變出萬象的東西,它永恒存在,永不改變。這樣東西,有不同的叫法,在宗教家看來,它是“佛”是“上帝”是“菩薩”是“主宰”;在哲學家看來,它是“本體”;在科學家看來,它是“功能”。不管它被叫什么,它的本質都不會發生變化,這就是不易。
這便是學習《易經》前需要了解的三大原則,了解了后,再去研讀《易經》,將會事半功倍。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