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也許是蒼白的,但或許還能帶點色彩,這點色彩中有針灸的影子,但還不夠......
在許多疾病面前,醫學總是顯得很蒼白無力,并不如我們的想象或期望那樣美好。
先舉個例子吧
多年以前,我治過一例,至今我還記得當時患者走入診室時的場景,那是兩位年過古稀、白發蒼蒼的老人,老太太牽著老先生的手,走了進來。一般情況下,老人來看病,多有子女陪同,似這樣兩位老人相互攙扶的,多子女不在身邊。扶老人坐下的瞬間,感覺老先生目前呆滯,對人冷漠,詢問病史,其并不做答。老太太代為解釋,說老先生原來是北京一個知名樂團的首席小提琴手,得了此病后,現已不能識人,也不記得家在哪里,現在出門必須要時刻牽著他的手,否則真的會走失,茫茫人海,就真的找不回來了.......那時年輕,對此病沒有太多感受,接下這個病人,治了三個月,唯一的收獲是:讓我體會到這個病真的太難治了!
阿爾茨海默?。ˋD)是一種起病隱匿的進行性發展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臨床上以記憶障礙、失語、失用、失認、視空間技能損害、執行功能障礙以及人格和行為改變等全面性癡呆表現為特征,病因迄今未明。65歲以前發病者,稱早老性癡呆;65歲以后發病者稱老年性癡呆。
且不討論發病率和診斷標準等問題,關鍵的問題在于此病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根本治療的方法,在藥物治療方面,除了使用抗焦慮、抗抑郁或抗精神病的對癥藥物外,就是使用益智藥或改善認知功能的藥,美國FDA通過的藥物不過五六種,按藥理作用可分為作用于神經遞質的藥物、腦血管擴張劑、促腦代謝藥等類,各類之間的作用又互有交叉。
針灸治療AD,古代經絡理論和文獻給了不少線索,近年來引得眾多研究者的重視,研究項目很多,也取得了一定進展,獲得了一些證據,但還處于研究階段,臨床醫生還是憑臨床經驗辨證施治。
下面再舉一個例子
這是去年年底來診的一位患者,還是夫妻二人,先生得此病,但年齡不到60,病程短,病情輕?;颊哂星橹景Y狀,但可以交流,記憶力下降嚴重,但仍可識人。他們堅持得非常好,每周一次治療,先生不愿意治,每次都忘了為什么來治,而妻子每次都陪扎,說是自己有病,讓先生陪她扎,可謂用心良苦。今天下午患者又來診,妻子興奮地告訴我:過節期間在家做飯,先生居然主動要幫她!坐公車到家那一站居然可以自己記得要下車!今天來扎針居然自己主動來!雖然幾個月的時間,只是這一點點的變化,她都興奮得眼里含著淚......
為什么這一例會有效?我想有兩個關鍵因素:
其一:病輕。世衛組織關于AD前幾年有了新的診斷標準,提出了一個早期診斷的概念,稱為MCI的階段,就是輕度認識障礙,并認為這個階段的患者及時干預,是有可能控制、改善甚至被治愈的。并且,有了明顯的診斷標準。
輕度認知障礙(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是介于正常衰老和癡呆之間的一種中間狀態,是一種認知障礙癥候群。與年齡和教育程度匹配的正常老人相比,患者存在輕度認知功能減退,但日常能力沒有受到明顯影響。輕度認知障礙的核心癥狀是認知功能的減退,根據病因或大腦損害部位的不同,可以累及記憶、執行功能、語言、運用、視空間結構技能等一項或以上,導致相應的臨床癥狀,其認知減退必須滿足以下兩點:
1、認知功能下降:
① 主訴或者知情者報告的認知損害,而且客觀檢查有認知損害的證據;
② 客觀檢查證實認知功能較以往減退。
2、日?;灸芰φ#瑥碗s的工具性日常能力可以有輕微損害。根據損害的認知域,輕度認知障礙癥狀可以分為兩大類:
①遺忘型輕度認知障礙:患者表現有記憶力損害。根據受累的認知域數量,又可分為單純記憶損害型(只累及記憶力)和多認知域損害型(除累及記憶力,還存在其他一項或多項認知域損害),前者常為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導致,后者可由阿爾茨海默病、腦血管病或其他疾病(如抑郁)等引起。
②非遺忘型輕度認知障礙:患者表現為記憶功能以外的認知域損害,記憶功能保留。也可以進一步分為非記憶單一認知域損害型和非記憶多認知域損害型,常由額顳葉變性、路易體癡呆等的早期病變導致。
很明顯此例患者屬于遺忘型MCI。
其二:有愛。在此病的治療中,家庭親人的關愛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保證一定的交流,更關鍵的是可以幫助患者更好的堅持治療。
最后,在針灸治療中可以采用的方法列舉如下:
1、頭皮針、頭部梅花針治療,刺激大腦反射區,甚至頭皮針還可以采用埋針的方法,帶針4-8小時,前例患者就是每次都采用這個方法,加強刺激,并教給家人使用梅花針,每天刺激一次。
2、督脈穴位的針刺,特別是腰俞、命門、至陽、大椎、啞門、百會等穴,有明顯的益智健腦的作用。
3、枕下區及帽狀腱膜的松解針刺:主要改善椎動脈及顱內供血。
4、四肢部位神經末梢豐富部位的穴位針刺:如勞宮、少府、涌泉等穴,有助醒神。
5、針對情志病的對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