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導生態文明,促進人和自然的和諧
幾百年前,我們的前人生活的環境是那樣的美好:茂密的森林和青青的綠草覆蓋著大地,清新的空氣中飄著陣陣花香,豐腴的土地和清澈的河水哺育著大地上的生靈,鳥兒在樹上歌唱,魚兒在蔚藍的大海中暢游……
不僅如此,地球上還有許多人類沒有到過的許多凈土,那里更是一片人間仙境。
然而,當工業革命的歷史車輪隆隆碾過之時,我們的地球家園逐漸地在改變著他美麗的容顏,人們不加節制地對自然資源的掠奪,導致了自然生態與環境嚴重破壞,一片一片的森林被砍伐、一片一片的草原被開墾、什么移山填海、圍湖造田,經過了幾百年的鬧騰,使我們的地球家園滿目瘡痍,直至20世紀末,我們的地球家園已出現了生態危機與環境惡化的信號。
我們的天已不再是那樣湛藍,水也不再是那樣清澈,森林面積銳減,土地荒漠化面積不斷擴大,許多物種瀕臨滅絕,而受到嚴重破壞的自然生態與環境反過來開始危及到人類的生存。
有許多地方的人們不得不承受著干旱、水災、颶風、海嘯、酸雨、沙塵暴、溫室效應等極端氣候帶來的災害,可以說,這些自然災害,是我們人類自己參與制造的自然災害。
有許多地方的人們及眾多的動植物,忍受著空氣污染、水質污染、食品污染、噪聲污染等帶來的災難。
面對嚴重的全球性生態危機與環境污染,人們已感受到人類生存受到的威脅,人們已經意識到,如果不重建人與自然的良好關系,最終受到懲罰的將是人類自己,人類已經開始審視自己的行為,提出了創建生態文明的新理念,倡導生態文明是人類做出的一次理性抉擇。
生態文明是人類目前正在努力建設的一種新的文明形態,它強烈反對人類生產與生活凌駕于大自然之上,主張人類要尊重自然,要與自然和諧相處;反對先污染后治理、邊污染邊治理的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模式。生態文明是一種依靠自然、利用自然而又特別注重保護自然的新文明形態,是對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的超越,它既強調以人為本,又反對極端人類中心主義;既強調保護生態環境,又反對極端生態中心主義。
作為現代的地球人,我們必須樹立正確的資源觀、環境意識和可持續發展觀點。
要科學認識和正確運用自然規律,更加科學地利用自然為人們的生活和社會發展服務,堅決禁止各種掠奪自然、破壞自然的做法。
要樹立節約資源的意識,以優化資源利用、提高資源產出率、降低環境污染為重點,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促進自然資源系統和社會經濟系統的良性循環。
要加強環境污染治理和生態建設,抓緊解決嚴重威脅人民群眾健康安全的環境污染問題,保證人民群眾在生態良性循環的環境中生產生活,促進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