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高健 通訊員劉濤)春節假期結束,路上車輛又多了。海淀檢察院發現,近期不少案件起因都是“路怒癥”。
元旦前一天,陳某從自家小區駕車出去,與正要返回小區的一輛車迎面堵上。陳某讓對方倒一下車,女司機讓陳某倒車,雙方爭執不下。女司機的男友對陳某說:“你讓一名女士給你讓道,是不是個爺們!”陳某十分生氣,下車與男子互相辱罵、推搡,進而發生了互毆。陳某將對方手掌掰傷,導致其第三、四節掌骨骨折。
另一起案件與此類似。張某駕車要進停車場,迎面開來一輛車,他停車讓來車倒車,對方拒絕。張某于是停車對峙。此時另一輛車準備出車場,司機王某上前與張某交涉,結果發生爭吵,相互推搡,張某摔倒時將王某帶倒,王某起身后對著地上的張某頭部狠踢一腳,導致對方右耳鼓膜穿孔。
在另一起案件中,李某駕駛摩托車在京新高速上跟一輛黑色轎車發生剮蹭,但轎車司機未發現異常繼續正常行駛。被剮蹭的李某憤憤不平,奮力追趕,在高速路出口處攔下黑色轎車。李某將轎車司機拉出來在高速路上毆打,導致司機頭面部多處軟組織損傷、雙側鼻骨骨折、牙齒部分缺失。
目前,陳某、王某、李某均因涉嫌故意傷害罪被刑事立案。檢察官提醒大家,駕車應以和為貴,先退一步彰顯氣量,各退一步道路通暢;發生糾紛時,要冷靜平和面對,必要時報警處理,千萬不要因為一時的怒氣傷人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