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新歲,人間復(fù)蘇。以民禮地,以食敬天。”
年的余溫猶在,而春寒料峭之時,我們又開學(xué)了。回憶這個春節(jié),小有感觸。中國人重視傳承,重視春節(jié)。每家每戶的游子都會在除夕之際回到家,同家里人團聚。長輩小輩將溢于言表的心情化作一道道豐盛的菜肴呈現(xiàn)在家人、族人面前。
我們當中的很多人也是如此,居住在城里,也愿意趕往老家過年,有著很多期待:淳樸的鄉(xiāng)風(fēng),自由的環(huán)境,誠摯的問候,無盡的親情等等。在那里,童年時過年的歡樂得以重拾。拜親會友,推杯換盞,熱炕頭上嘮嗑兒......要是沒有吃上老家人做的臘腸、大鍋燉肉、大餡兒蒸餃、炸千子、油炸糕等等美食就不算過年,更是覺得自己這年過得無情無趣——就是把超市的東西都搬回家,全堆在餐桌上,千篇一律,毫無美感。年與味,向來就不分家,沒有喚醒那融入自己味覺記憶中特殊的味道,而僅僅像尋常一樣,再填飽一次肚子,仿佛就不叫過年。
回家的期間,又聽到親友們的詢問:“你的工資也不高哇?”“又要提高你們的待遇呀?”“國家是說要讓人人羨慕你們的職業(yè)嗎?”“明年還給你們精神文明獎嗎?”雖然我無法答復(fù)他們,但是仍讓感覺到我們的職業(yè)現(xiàn)如今也很受關(guān)注了。受到關(guān)注,難免有些小膨脹,于是有些話想和我的伙伴們分享。
春天的花未開,我們又要上講臺。一年之計在于春,讓我們盛裝出發(fā)吧,請和學(xué)生相視一笑,請和同事惺惺相惜。
春天的花未開,我們又要上講臺。我要一如既往,做個平凡但高貴的老師,不卑不亢不攀附,對每個學(xué)生視如己出,對每個家長平等以待。
春天的花未開,我們又要上講臺。我已經(jīng)準備好,安安靜靜教書,坦坦蕩蕩育人,還要朝朝暮暮愛自己,可以嘔心瀝血,但不玩命。
春天的花未開,我們又要上講臺。為了不負春的美好,我必須每日對鏡梳妝,我必須活得多姿多彩,做老師做媽媽做女人,花開不只一朵!
春天的花未開,我們又要上講臺。這一年,繼續(xù)珍惜似錦年華,繼續(xù)享受美好時光。我要讀幾本走心的書,再追幾部走心的電視劇。
春天的花未開,我們又要上講臺。我們新年有新愿:但愿家長善一點,學(xué)生乖一點,成績高一點,還有還有,就是收入多一點!
春天的花未開,我們又要上講臺。我們要告訴父母,就算作業(yè)堆成山就算考試深似海,我們也會早起早睡好好吃飯。他們天荒地老愛我如初,我們怎敢先老?
春天的花未開,我們又要上講臺。我將心無旁騖地教每個學(xué)生讀書和做人,除了帶他們躊躇滿志去趕考,還要帶他們風(fēng)輕云淡看世界。
春天的花未開,我們又要上講臺。我不愿只做蠟燭也不甘只是園丁,我是那朵和學(xué)生一起待放的花,既不耽誤孩子的青春,亦不辜負自己的芳華!
歡迎您和我們一起
講述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