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我們一直講法制,之后,才忽而明白,說要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一字之差,認識卻進步了不少。當然,我們也沒有必要玩什么文字游戲,但是,我們又不可否認,觀念的轉變對于社會的進步也十分關鍵。
毋庸置疑,我們的社會還正處于轉型的時期,法治國家的建設亦是如此。從古至今,中國的社會一直處于法制之下的人治的社會狀態之中。每一朝每一代,都會出現龐大的法律制度體系,因而稱有威名赫赫的中華法系。以至于在今天我們要撰寫諸如《中國法制史》的書籍,史料浩如煙海,令人嘆為觀止。
可是,當我們以現代法治文明的眼光審視這一切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我們所處的這個社會是那樣的格格不入。不管我們如何描述或者論證我們過去的輝煌,都掩蓋我們對于當下中國的社會的憂慮。我們的社會依舊處于法制、人治與法治的張力所帶來的撕裂中。
事實上,法制與法治都離不開人。當然,在這里,我們不可忽視的人與權力的結合。無論是在法制里,還是在法治中,人與權力的結合都是不可避免的。而人與權力結合所帶來的危險正是最值得我們警惕的地方。人治最直觀的體現就是人掌握權力之后變得肆無忌憚。
處于制度之中的人往往會喪失人性,而人與權力的結合,會將人的品質轉變為整個制度的品質,就像利維坦一樣令人恐懼。這就是為什么國人一直擁有清官的情結,官員的品質決定著制度的品質,統治者的品質決定著一個社會的品質。這一點,在今天的中國社會依舊如此。
法制之下的人治,這也便是中國法治的困境之一。社會的這趟混水,讓你看清不只是一個個鮮活生命的嘴臉,同樣,也能使你看清你所身處的這個世界的渾濁。我們的理想之火也慢慢的在這個混沌的社會中漸熄,直至心如死灰·····還好,這個世界不是那一種眾人皆醉你獨醒的,還有很多人比你更加的清醒。
我忽而想起一位領導對我說過的話,你要知道,在這個社會上,掙錢容易,做人才難呢!是啊,做人才難呢?;蛟S,在我們感嘆的時候,中國法治的困境又會增添幾分惆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