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細胞治療最初主要應用于1型糖尿病,這主要是基于1型糖尿病 β細胞顯著進行性衰竭的病理生理特點,干細胞則具有重建內源性胰島素分泌系統的潛力。隨著對2型糖尿病病理生理機制的認識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關注干細胞對2型糖尿病的治療價值,相關基礎與初期臨床試驗也初步證實了其臨床安全性與療效。
干細胞是人體內一種具有分化和再生能力的細胞。根據特定的培養環境,可以定向分化成人體的多種組織器官。而糖尿病的主要發病機制是胰島β細胞受損和胰島素抵抗。那么,是否可以利用干細胞的再生能力治愈糖尿病呢?科學家們將自體胰腺干細胞移植入人體,使用干自體胰腺干細胞轉化為胰島細胞,恢復胰島內分泌功能,分泌足量的胰島素,從而改善了糖尿病人的高血糖狀況。
該方法可以使所有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們得到治療。如果自我產生胰島素的細胞可以無限量生產,那么這將是人類在治療糖尿病方面上的一大進步。除此之外,干細胞技術的發展,也給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治療帶來了新希望。目前,利用干細胞來治療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臨床研究正在廣泛開展:
(1)干細胞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療效。
2013年,中國學者觀察了干細胞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療效,共有32名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參與。結果表明,干細胞可改善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癥狀及神經電生理,是一個安全、有效的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治療的新方法。
(2)干細胞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與其他糖尿病并發癥一樣,嚴格的血糖控制雖然有幫助,但不能逆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進展。視網膜病變是由于糖尿病中多種代謝紊亂引起的眼部血管紊亂所致。目前,已有臨床試驗評估了造血干細胞注射治療視網膜血管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三年前,中國研究者在《國際眼科雜志》上報道了自體干細胞移植術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變化分析。臨床試驗發現,自體干細胞移植術后,穩定的血糖水平和胰島功能的改善有助于穩定或延緩視網膜病變的進展。
(3)干細胞治療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嚴重并發癥之一,由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變、周圍神經病變或感染等所致。據統計,與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因嚴重下肢缺血性疾病而截肢的發生概率要高40倍。干細胞在體內能夠分化為血管內皮細胞和平滑肌細胞、分泌大量的促血管生成因子從而形成新生血管,因此在糖尿病足的治療中十分具有前景。
可以看出,作為生物技術前沿研究領域的干細胞技術,已成為防治疾病、增強人體免疫能力、維持細胞新陳代謝平衡、提高抗衰老能力的新途徑。近年來,國內大量的研究機構投入干細胞行業,國家政策也在逐年完善。干細胞技術在臨床上的應用,代表著未來醫學發展的一大方向,它有望成為繼藥物和手術之后,治療多種疑難疾病的第三種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