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處于"長江經濟帶"和"長三角一體化"兩大國家戰略的疊加區,如何把區位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省委書記婁勤儉在全省長江經濟帶發展工作推進會上提出,最迫切的就是建設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做大做強樞紐經濟。沿江八市深入貫徹落實會議精神,搶抓樞紐經濟這個新增長點,完善交通樞紐設施建設,促進要素集散,加快產業鏈條化和集聚化發展。
南京西壩港位于長江12.5米深水航道北岸,設有鐵路專用線,將港區與寧啟鐵路相連,運達港口的物資能夠直接送上火車,具有"大運量、低成本、低污染"的鐵運水運"組合"優勢。在南京的最新規劃中,這里將與南岸的龍潭港重點打造深水航道南北兩大公鐵水聯運系統。可這條過去以運煤為主的鐵路專用線,由于設計標準不高,不適應國鐵標準列車的運行要求,年運力只有400萬噸左右。
江蘇臺記者羅聰懿:這里是南京西壩港區鐵路專用線擴能改造工程的施工現場,該段正在進行的是鐵路路基抬道,通過抬升,該段鐵路的坡度得以大大緩解,使得國鐵標準列車可以直達西壩碼頭。
中鐵四局南京鐵路專用線項目經理王興權:主要還是港區生產經營的需要。改造完成之后,它的運營能力在2025年達到1130萬噸。
在全省"一盤棋"的思路下,江蘇正著力提升南京首位度,構建以南京為中心的"米"字形交通網絡,提速打造覆蓋省內各設區市的"南京1.5小時都市圈"。加快推進徐州、連云港、無錫全國性,以及蘇州、南通、淮安等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同時,按照"江北突破,江南優化"的思路統籌推進省域交通發展。加快蘇北、蘇中高快速鐵路網和蘇南城際軌道網建設,到2020年高快速鐵路里程覆蓋省內70%以上的縣級及以上節點;緩解過江瓶頸,2年后擁有過江通道17座,2025年力爭達到30座;加快建設長江下游江海聯運港區,推進南京區域性航運物流中心和通州灣江海聯動示范區建設;共建長三角世界級機場群,重點提升南京祿口機場、無錫碩放機場國際運輸能力。
江蘇省交通運輸廳廳長陸永泉:加快建設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一方面,堅持"大保護"的發展導向,著力打造長江綠色航運示范區;另一方面,要聚焦"高質量"發展要求,建設順暢高效的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運輸走廊,服務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服務樞紐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