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新出海口建設是南通參與、融入、服務“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的核心任務。近日,省委、省政府發布了《關于高質量推進“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的意見》,對南通提出了“建成重要出海門戶”的明確要求。
今天,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通州灣示范區管委會、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市交通局等相關部門介紹江蘇新出海口建設有關情況。
江蘇制定出臺的《關于高質量推進“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的意見》明確了各重點設區市的發展重點和方向,包括支持連云港建成戰略支點,徐州建成重要節點城市,南京建成重要樞紐城市,南通建成重要出海門戶,蘇錫常建成國際產能合作示范城市,其他地方建成特色合作基地,突出重點,創出特色。
為高質量推進“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江蘇將重點實施“五大計劃”專項行動方案,包括國際綜合交通體系拓展計劃、國際產能合作深化計劃、“絲路貿易”促進計劃、重點合作園區提升計劃、人文交流品牌塑造計劃。其中的國際綜合交通體系拓展計劃,要求大力推進通州灣港區建設。
一
新出海口的定位、內涵和目標
港口是最具基礎性、戰略性和先導性的交通基礎設施,是江蘇落實國家戰略、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支撐。為盡快補齊江強海弱、核心港口缺失等發展短板,立足于南通港通州灣港區優越的建港條件、江海通達的交通條件和緊鄰經濟產業核心的區位優勢,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設通州灣江蘇新出海口的重大戰略部署,將新出海口定位為——
長江經濟帶戰略支點,長三角港口群核心樞紐之一,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北翼集裝箱干線港。
在今年5月20日召開的第二屆江蘇發展大會暨首屆全球蘇商大會上,省委婁勤儉書記向與會來賓介紹“南通正在打造通州灣新出海口,建設長江下游江海聯運樞紐”。
通州灣區位圖 來源:《通州灣新區(南通濱海園區)總體規劃(2013~2030)》批前公示稿
建設江蘇新出海口,有利于提升我省國際化功能,推動全方位對外開放,更好建設“一帶一路”交匯點;
有利于我省主動承接長江經濟帶運輸和發展需求,帶動沿江制造業轉型升級;
有利于提升長三角港口群整體國際競爭力,使我省在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在圍填海獲批的基礎上,江蘇新出海口的發展目標——
到2022年,通州灣港區起步工程基本建成,依托港口起步的臨港產業項目基本落地,實現通州灣港區開港運營。
到2025年,基本形成集裝箱運輸樞紐功能的港口基礎設施及集疏運體系,航運要素集聚和資源配置能力增強,建成長江下游重要的航運樞紐,成為長江集裝箱運輸的新出海口。
到2035年,建設成為全省港口一體化發展的示范區、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北翼樞紐港的核心港口、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引擎、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依托,集裝箱吞吐能力超1500萬標箱。
二
新出海口的主要建設任務和開發時序
新出海口主要建設任務
主要包括港口工程、集疏運工程和航運服務建設三個方面。
重點建設3條深水航道、3條江海聯運通道、3條高速公路通道和2條鐵路貨運通道。
開發時序
港口工程建設
主要分為碼頭工程、航道工程兩個重點。
其中碼頭工程一期總投資約88億元,建設一港池10個5萬噸級泊位、二港池4個10萬噸級、三港池2個20萬噸級泊位。預計2020年5萬噸級碼頭開工,2022年投入運營。
航道工程總投資約150億元,其中小廟洪5萬噸級航道正在開展前期工作,將與一港池碼頭工程同步實施。網倉洪10萬噸級航道及防波堤預計2020年開工建設,2022年底前竣工;網倉洪20萬噸級航道升等工程計劃2022年開工建設,2024年底前竣工。冷家沙30萬噸級進港航道正在積極開展規劃研究。
集疏運體系建設
海聯運通道均按三級航道標準建設,其中東灶新河—通呂運河—新江海河內河航道,連通通海港區,整治改造段總長33公里,計劃2020年開工;通同線—通栟線內河航道,連通九圩港,全長約76公里;紅衛河—通呂運河—新江海河內河航道,連通通海港區,全長約80公里。
高速公路通道包括平海公路快速化改造工程,全長28.3公里,總投資5.65億元,目前已全面開工建設,預計2020年6月全線竣工;通海大道高速公路連接線全長13公里,總投資7.1億元,計劃2021年開工;通州灣高速全長52公里,總投資120億元,正在開展前期研究。
鐵路貨運通道主要包括通海港區至通州灣港區鐵路專用線,一期全長24.6公里,總投資30.7億元,計劃年內開工,2021年建成;洋呂鐵路,全長74.3公里,總投資75億元,連通洋口港、通州灣、呂四港3個沿海港區,計劃2020年開工。
航運服務體系建設
加快構建航運服務體系,以碼頭裝卸作業、拖船作業、船舶維修、倉儲物流、集裝箱堆場、拼箱服務、租賃業務、委托管理業務起步,力爭2022年形成以港口服務、船務服務為主的航運服務體系。
重點發展船舶運輸業、優先發展高附加值的航運金融、保險等航運衍生服務業,力爭2025年形成完善的航運服務體系。
三
新出海口建設的主要進展
新出海口及相關重點工程已納入國家和省重要規劃、計劃
今年6月,國務院正式發布《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南通通州灣長江集裝箱運輸新出海口建設已被寫入《綱要》。
通州灣港區內河疏港航道、鐵路、網倉洪航道及通州灣高速被納入《江蘇省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運輸走廊規劃》,通州灣港區航道碼頭建設被納入交通運輸部和長三角三省一市共同發布的《關于協同推進長三角港航一體化發展六大行動方案》,集疏運體系重大項目洋呂鐵路、通州灣疏港鐵路納入省“十三五”鐵路規劃。
舉全市之力的新出海口組織推進體系已基本組建
市委、市政府組建成立通州灣開發建設指揮部,由主要領導共同擔任總指揮。組建成立通州灣港口建設指揮部,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長任總指揮,統籌推進通州灣港區建設,已從市級機關抽調一批專業人員集中辦公。
南通沿海集團、南通港集團兩家國有公司全面參與通州灣開發建設,整合成立通州灣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南通港集團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目前兩家公司已全面進駐通州灣。
省級層面也在研究高位推進通州灣新出海口建設的體制機制,將按照“省主導、市主體”的思路,成立省級層面領導協調機構。
新出海口各項重點工程的研究、規劃、實施已全面啟動
航道工程建設方面,網倉洪10萬噸級航道工可研報告已完成,相關專題研究基本完成,20萬噸級航道升等研究正在同步開展,省交通廳于5月組織開展了專家咨詢,確定了“挖得出、穩得住、用得起”的可行性結論,目前正在根據專家意見,進一步梳理近期需深化開展的研究工作。
碼頭工程建設方面,一、二、三港池起步碼頭工程已完成工可、海域使用論證、海洋環評初稿,當前正著力推進用海報批工作。
集疏運工程建設方面,新江海河-通呂運河-東灶新河疏港內河航道正在開展工可編制。洋呂鐵路主體技術方案已完成,土地預審、環評已啟動。通海港區至通州灣港區鐵路專用線一期正在進行工可報批,平海公路快速化改造項目已全面開工建設。
支撐新出海口的重大產業項目招引態勢良好
通州灣具有廣闊的臨港腹地資源,是承接全省重大基礎設施轉型升級和我市重特大產業項目建設的核心載體。
目前,通州灣綠色精品鋼產業基地項目正按照一期800萬噸、遠期2000萬噸規模全力推進,作為我省明確的沿海鋼鐵基地優選區域,已與中天鋼鐵集團達成戰略合作意向。總投資65億元的鐵通汽車物流基地項目已正式開工,預計7月下旬竣工投產,將建成長三角地區規模最大的汽車滾裝運輸基地。此外,華能綜合能源基地、清華航空發動機研究院等一批重特大項目也在加快推進中。
服務新出海口的臨港新城正在高標準建設
按照資源聚焦、設計先行、注重品質、快出成效的思路,通州灣示范區和南通沿海集團組建成立了通州灣城市產業建設推進指揮部,共同加快城市建設。
目前,通州灣城市總體規劃(2018-2035)已形成成果,城市啟動區基本劃定,城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城市設計和控制性詳規正在加快編制,年內實施的44項城建項目已全面啟動。
下一步,南通將進一步統籌優勢資源,加快工程建設,圍繞新材料、高端裝備、現代物流和生態旅游的“3+1”產業方向,強化重點項目招引,盡快形成一批有特色、有規模、有質量的產業項目群。
江蘇新出海口是當前全省最重要的交通基礎工程之一,是省委、省政府交托給南通的重大使命,南通將按照國家和省的戰略部署,舉全市之力扎實推進,把通州灣建設成為東部沿海最具影響力和競爭力的交通樞紐、產業高地和發展引擎。
申明:本文內容來源南通日報、通州灣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