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看看澳洲
前言
作為婚姻“試金石”,
婚前同居在澳洲,
越來越被社會所接受。
可你們知道嗎?
最近,
一位名叫Tara Leach的澳洲妹子,
因性格不合與同居2年的男友分手,
可萬萬沒想到的是,
Tara需要賠償男友2萬澳元,
當愛情的粉紅泡泡破滅時,
她震驚地發(fā)現
“男友竟然可以拿走她一半的財產!”
01
在澳洲同居分手,
伴侶可能分走你一半財產
像大多數戀愛中的情侶一樣,Tara和男友熱戀后,感情迅速升溫。
為了更好的磨合兩人的關系,兩人選擇在澳洲同居。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一旦激情被消磨掉,同居關系也就很難堅持下去!
Tara和男友亦是如此...
Tara是個充滿活力的女子,通過努力在20歲出頭時就擁有了自己的投資房產和公司。
她對未來的人生規(guī)劃有著很高的目標,可在這點上男友卻有著不同的想法。
于是,價值觀不同的兩個人,面臨分手在所難免。
可當Tara同居2年多的男友慘變前男友時,
她的會計師和律師卻告訴了她一個讓人驚訝的消息!
兩人的房地產和養(yǎng)老金這樣的共同資產
可能會被放在一起分割。
這是有法律依據的!
在澳洲同居至少12個月以上的情侶,在法律上會被視為
事實婚姻關系
(a de facto relationship)
當同居關系滿2年的情侶分開的時候,他們的財產可以就像離婚一樣被分割和分配。
同居關系中的雙方都可能拿到對方的存款,
房產甚至養(yǎng)老金。
Tara和她的前男友雖然從未結婚也沒有孩子,但是它們已經同居了2年以上,
在澳洲已是事實婚姻關系。
而且,兩人還一起購買了一處房產,價值20萬澳元。
這些都讓分手變得更加復雜。
最后,Tara不得不花費6個月時間努力工作,來支付搬家費及法律費用。
這樣她和前男友才能達成“和平協議”,繼續(xù)兩人各自的新生活。
為了這次分手,她花費了大概2萬澳元。
事后Tara表示,現在的她學會了在一場關系開始之前,
就先將問題想好,這樣會在未來省下很多麻煩。
并提醒正準備同居和已經同居的男女,
“當你帶著財產進入一場關系的時候,
你應該先去了解一下法律,
它不一定總是以分手結尾,
但做好準備總是對的。”
02
澳洲同居分手
可能和離婚一樣昂貴
選擇同居而不結婚在澳洲已經非常普遍。
許多人相愛后,因為種種原因而選擇同居生活。
根據2016年的人口調查,
每6個15歲以上的澳洲人中,
就有一個正處于同居關系之中。
但在澳洲同居和中國同居就大不一樣了!
在中國同居分手后,
兩人相忘于江湖。
在澳洲同居分手后,
可能被扒了層皮。
Taylor Scott事務所的離婚、事實關系糾紛律師Mark Youssef表示,
高達上萬澳元的律師費在同居關系破裂中并不罕見。
“人們可能在打官司上花大約7.5萬澳元的律師費,然后還要好幾年才能等到法官的判決。”
2009年,澳大利亞對州法院和聯邦政府的事實同居關系糾紛進行了修改。
事實同居關系常常以
離婚相同的規(guī)則來處理
法官會根據這對伴侶的總資產,他們各自貢獻了多少,
他們未來的需求,來判斷如何公平地分割財產。
03
澳洲事實同居關系你需要知道的!
據AHL法律官網解釋,
與許多國家不同的是,澳大利亞承認同居關系,這也包括對同性同居關系的承認及登記許可。
一般法律的規(guī)定,同居兩年或以上的同居配偶(包括同性),就有分得對方財產的權力。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并不等于就一定能拿到相應的財產。
那么如何界定事實同居關系....
在確定這對伴侶是否生活在真正的家庭關系中,法院會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1. 同居關系的長度;
2. 雙方在何種程度上和根據何種安排生活在一起;
3. 是否存在性關系;
4. 雙方在財政依賴或相互依賴;
5. 財產的取得、所有權和使用;
6. 雙方對共同生活的承諾程度;
7. 兒童的照顧和支持;
8. 履行家務;
9. 其他人如何看待這種關系。
簡單來說,同居后分手如果你想要分對方財產需要滿足下列三個條件中的任意一個:
1. 你們的事實同居關系延續(xù)超過2年
2. 你們有孩子
3. 你為共有的財產做出了實質性的貢獻或為伴侶的財務狀況做出了實質性的貢獻。
針對越來越多的人在澳洲接受同居生活,AHL法律的沈寒冰律師也給出了他的建議:
”澳洲現在家庭法院財產分配完全不在乎是否結婚,衡量的標準以同居時間到分居時間來算,然后根據經濟貢獻和非經濟貢獻來衡量。
由于結婚和同居在澳洲是同樣法律結果,所以如果不希望自己的個人同居前財產和對方共同變成婚姻財產的話,在同居前要簽訂同居前財產協議。“
Tara的故事為不少
正準備或已經進入
同居關系的小伙伴敲響了警鐘,
雖然,分手是誰都不愿看到的局面,
但掌握和了解澳洲的法律
保護好自己的權益,
更是無可厚非的!
就像題目說的,
在澳洲,沒做好準備的話
千萬別隨便同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