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嘔而腸鳴,心下痞者,半夏瀉心湯主之。感冒了,有表證,我們都是先發汗解表,而不是攻里。如果病人有表證你不知道,或者自已吃壞肚子,表邪下陷,輕則心下痞,胃里難受,重則變成懸飲,包括十棗湯,甘遂半夏湯就這樣來的。心下痞,胃里難受有五個瀉心湯。最其本的就是半夏瀉心湯。胃有病毒發炎用黃苓,腸有病毒發炎用黃連,嘔吐的話,半夏止嘔的,腸鳴腹瀉有水有寒半夏去水,干姜溫胃,嘔得厲害了要補津液,加人參,甘草,大棗。這就是半夏瀉心湯的來歷。 半夏瀉心湯是基本處方,有嘔有腸鳴。只要吃完了拉肚子,都是它,有腹痛腸鳴,有惡心想吐,胃里難受都是它。然后是變方了。如果沒有腸鳴腹痛,其它一樣,就是甘草瀉心湯。這是在胃嗎,多加甘草解毒。甘草,黃芩,黃連,半夏,干姜,大棗。可以不用人參了。那如果腸鳴嚴重,表示水多嗎,水在腸間響,多加生姜便行了,變成了生姜瀉心湯了:生姜,黃芩,黃連,半夏,干姜,人參,大棗,甘草。如是干嘔無東西出來,肚子痛,下利無腸鳴,則用黃芩加半夏瀉心湯:黃芩(胃炎),半夏(去水去痰),白芍(肚子痛),加生姜紅棗甘草補津液。這些舌苔都是黃的,舌苔為胃氣所在,有熱才用。加上三黃瀉心湯(茶)共五個。下利還是沒法止,人會虛掉,改為利尿。利尿劑有豬苓湯,五苓散等。有一種病人嘔吐厲害,喉間呼嚕呼嚕痰聲重,用小半夏湯:生半夏加生姜。有一種急性子,口干渴水太快太多,水哽在胃中太多,用豬苓散劑:豬苓,茯苓,白術各等量打成粉,每次用一小勺。白術去濕,茯苓利中焦水,豬苓利下焦水,散劑留于胃慢慢去。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