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對衰老都存在著本能的抗拒,尤其熱衷于“返老還童術”的就是女人。從護膚品到拉皮手術再到玻尿酸,可以說女人們很好的促進了“抗衰老”科技的發展。
在最原始的恐懼面前,逐漸衍生出了一個巨大的“抗衰老”產業。科學家們致力于此類研究,他們想弄明白的,是什么導致了皮膚的衰老?找到導致衰老的根本原因,然后解決掉。
相信大家都看過著名的電影《返老還童》,男主角本杰明從垂垂老矣逆生長到嬰兒,最后以嬰兒的形態在愛人懷里死去.但是現實中的返老還童絕不是像電影中那樣,把一個老頭一下變成一個嬰兒。起碼這在目前來說這還是相當不現實的想法。
用血液來完成返老還童
血液是個神奇的東西,早在原始社會時期,有的部落就將血液看做是生命之源,并由此而產生了血液崇拜。
在美劇中,吸血鬼們動輒幾百上千年的壽齡,更是讓人羨慕不已。
血液是否真的能讓人實現返老還童?
現代醫學的飛速發展證實了血液是“生命之源”的判斷,血液中豐富的生物指標能準確地反映出人的生理是否正常。那么把老人的血液,換成年輕人的他們是否就能獲得新生?
在19世紀中期,法國生理學家保羅·波特曾經剝掉兩只白鼠的皮將其縫合在一起創造共享血液的循環系統。在此后的一百多年,通過多次在老鼠身上進行實驗,又證明了年輕老鼠的血液確實有助于改善年老老鼠的記憶力、器官活力甚至增加壽命。
簡單的說,科學家們經過無數實驗,成功證明換血可以讓老鼠完成返老還童。
硅谷“換血計劃”
在 HBO 的電視劇《硅谷》第四季里,自負的億萬富翁蓋文·貝爾森接受了一個年輕男孩的血液,從而獲得了新生。這一情結被指諷刺硅谷風投資本家彼得·迪爾。
2016年,彼得·迪爾則注冊了一家名為Ambrosia的公司。Ambrosia 是一家位于舊金山的創業公司,該公司正展開一項有爭議的試驗,想以此證明年輕血液的醫療益處。
任何人只要年齡超過 35 歲,且支付 8,000 美元的輸血(試驗)費都可以參與“換血”計劃。(這些血漿都是來自血庫中16到25歲年輕人的血液)
Ambrosia的項目進展還算順利,成功獲得了 600 名客戶,平均年齡為 60 歲。試驗用血來自血庫,計劃是在兩天內將1.5 升剔除了血球的血液注入老年人體。但“換血”結果,目前還不得而知。
早在1920年,哲學家、醫生亞歷山大·博格丹諾夫就用自己進行了實驗,他聲稱通過輸入年輕血液可增強精力、改善視力、守住自己的發際線。
然而,他卻在血液實驗的幾年后死亡,有人認為他的死因是血型不正或不潔帶來的血液傳染。
用基因重組實現返老還童
雖然人類對衰老存在著本能的恐懼,但是用人體去完成試驗更是充滿了爭議。這種爭議源自于人類更大的恐懼——死亡。
一家名為rejuvenate bio的公司宣布他們在一種比格犬身上進行初期試驗之后,通過向狗體內引入新的DNA指令來使其更加年輕。
這種基因療法在去年就已經對波士頓塔弗斯獸醫學校的四只小獵犬進行了測試。
先來解釋一個概念:表觀基因組學
人體不僅有作為遺傳物質的基因組信息,還有一套管理、調控、修飾基因組的密碼指令系統。不同的個體,指令系統也不同。另外,這套密碼指令還能在特定環境下發生改變。
簡單來說:
遺傳物質是硬件,這套密碼指令就是“軟件系統',你甚至可以理解為一些代碼,它們可以控制人類在不同時期不同環境下基因的“開”和“關”,在不同的階段表現不同的行為。
遺傳物質一旦出生就很難改變,但是控制這些基因表達的“軟件系統”是可調控的,而這個調控機制就是表觀基因組學在研究的對象。
改變一個人的 DNA 遺傳物質(硬件系統)很難,但我們可以“黑”掉對應的'軟件系統',而這個大致就是表觀基因組學正在做的。
研究表明,一種叫做lncRNA(Longnon-coding RNA,長鏈非編碼RNA)的RNA對基因起著引導、增強乃至干擾的作用。研究者們認為這項工作就像是一套編程,只要能夠把這個RNA'黑'掉,對它進行掌控那么基因就會變成可控的。
不過這項研究目前只在小白鼠和犬類身上做過實驗,還不能適用于人類。
NAD
“或許在不久的將來,人類將通過一杯特殊的‘分子雞尾酒’來延緩身體的衰老。”
Sinclair和新南威爾士州大學(UNSW)的科學家Lindsay Wu博士通過DNA修復成功逆轉了小白鼠的衰老過程。
NAD 具有增強細胞修復損傷的能力。Sinclair研究團隊給一只兩歲的小白鼠服用一種叫NAD (煙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的化合物,成功將其轉化成一只三個月大的小白鼠。
“這些分子最初是研究長壽基因SIR2的時候在酵母細胞中發現的。新的分子針對人類SIR2比原始分子有效幾百倍。”
當NAD分子(紅色)粘合到DBC1蛋白(米色)上,NAD能阻止DBC1附著并破壞對DNA修復有重要作用的蛋白質。
“經過一周的治療,這些年老小白鼠的細胞與年輕的小白鼠并無二致。”據悉,目前該藥物已在人類身上展開試驗。
當“返老還童”的科幻橋段,在現實中不再是天方夜譚,如果人類不再懼怕衰老,擁有更加長久的壽命,這對于人類是福祉還是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