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感冒發燒很常見,一般來說,感冒是自限性疾病,也就是說會自己痊愈的,所謂的兒童感冒藥并非真的能“治愈”感冒,只不過是壓制和緩解感冒所帶來的一些讓孩子不舒服的癥狀,例如,流鼻涕,打噴嚏,咽喉痛等。
真正治愈感冒的,是寶寶自身的抵抗力,所以當寶寶感冒發燒的時候,保證好寶寶的營養攝入和呼吸新鮮空氣以促進更快的恢復,當然,有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給寶寶吃藥,但是,下面這三種藥是不能給嬰幼兒吃的:
1、抗生素
抗生素是好東西,但不是萬能的,感冒、病毒感染等嬰幼兒常見病都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抗生素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2.感冒藥
美國兒科學會不建議2歲以下的寶寶使用復方感冒制劑。其實感冒是自愈性疾病,感冒藥只能緩解癥狀,并不能真正“治愈”感冒。
3.阿司匹林
不管什么時候都不要給寶寶吃阿司匹林,或者任何包含阿司匹林的藥,因為有可能讓寶寶得瑞氏綜合征,這是一種罕見但卻可能致命的疾病。需要注意的是,藥店銷售的兒童藥中可能也會含有阿司匹林,所以在購買前你一定要仔細閱讀產品說明書。如果你不能確定某一種藥里是否有阿司匹林,一定要向醫生或藥劑師咨詢。
附上嬰幼兒感冒發燒的三個階段介紹,以及相應的應對方法:
第一階段外寒侵體,流清鼻涕、吐清水樣痰
流清鼻涕說明寒邪開始侵襲體表,但沒有深入體內。當孩子出現像水狀清鼻涕時,說明這個階段外邪入侵體表比較淺,是最初階段。
孩子受寒后打幾個噴嚏,說明寒邪開始侵犯體表了。手腳冰涼,一旦孩子本來暖和的手腳變得冰涼,就說明受寒了。
孩子剛感冒的階段有長有短,一般冬天會長一些,可能連續數天;夏天短一些,短的時候一兩個小時就過去了。父母一定要抓住這個階段把寒祛除出去,這樣孩子的感冒很快就會好。
應對方法:
蘇葉茶
配方:5歲左右的孩子用3克蘇葉,大人用6克。
用法:蘇葉加入兩茶杯水開大火煮。開鍋后改成小火,等開鍋三分鐘后,閉火。悶七八鐘即可飲用。
注意:服用蘇葉水之前,讓孩子先吃點東西。空腹服用的話,元氣不足,無法發出汗。喝完蘇葉水沒多久,孩子就會感覺身上熱了,微微出汗之后,就停止服用,然后感冒的癥狀就開始消失了。這是因為蘇葉刺激了氣血,使得它們運行正常,產生了足夠的抵抗力,把外邪控制住了。
泡腳暖身法
配方:蘇葉3克、荊芥3克(5~10歲孩子的用量)。
用法:把藥材放到鍋里,倒入四杯水,熬開鍋。三分鐘后閉火,悶七八分鐘。將藥汁兌入溫水,給孩子泡腳。泡_會兒,孩子的身體微微出汗就可以停止了。
注意:不能讓孩子在餓著肚子的情況下泡腳,空腹出汗反而會損傷正氣,最好是在喝了溫熱的粥之后再泡腳,這樣出汗的速度更快。再則,微微出汗即可。如果小朋友沒有泡腳的習慣,還可以把蘇葉水兌入洗澡水里面,給孩子洗澡。也可以用蘇葉水洗頭的方法,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匯”,如果頭暖了,那么身體就會很容易暖和起來。
第二階段外寒里熱,流清鼻涕、吐黃孩
外寒癥狀和里熱癥狀并存,孩子流的是清鼻涕,但咳嗽出來的痰呈黃色,或者鼻涕和疲是黃白相間的。這說明孩子體內的寒熱是錯雜的,一般情況下是外寒里熱。因為感冒的第一階段癥狀不明顯,大家一般不會重視,所以我們通常見到的感冒,大多已到了“外寒里熱”的第二階段。
應對方法:生姜蔥白紅糖湯
用法:取兩塊拇指粗的生姜,斜著切三片,然后切蔥白半段,_起放到鍋里,放入一震匙紅糖,再加入兩杯水,大火熬開鍋。后小火熬三分鐘,閉火悶十分鐘即可。羅博士叮囑:這個湯飲用后,會微微出汗,氣血一通暢,寒邪就被袪除出去了。
熏鼻法
配方:蘇葉6克、白芷6克、荊芥6克、蔥白一段。
用法:熬水,水開兩三分鐘后,藥香大出即可。把藥水倒入碗中,讓孩子將鼻子貼近碗的上方。稍微大一些的孩子,可以用一塊毛巾把頭部和碗罩住,當熏蒸到微微出汗之際,即可停止。
注意:此為5歲以上孩子的用量,5歲以下的孩子酌情減量。剩下的藥汁,可以兌入溫水用來泡腳,使身體溫暖,讓寒邪隨汗排出。
第三階段:表里俱熱,高燒發熱
孩子怕冷的情況減輕,開始高燒發熱,喜喝些清涼的水。劇烈咳嗽,吐黃疲,甚至是綠痰。
這個階段的咳嗽非常劇烈,由于是從呼吸道深處發出的,所以聲音很深。痰會變成黃色,甚至是綠色,咳出來是濃濃的一塊。咳嗽時還會伴有胸部疼痛。
嬰幼兒發燒到了這個階段,建議寶爸寶媽們帶孩子去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