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十一點鐘,急診室已經開始變得冷清起來。
一對中年夫妻一前一后走了進來,妻子在前,丈夫在后,兩個人邊走邊吵。
帶著鴨嘴帽的丈扭著脖子紅著臉喊道:“我讓你不要來醫院,你非要來,在家休息一會不就好了嘛!”
妻子并不同意他的說法反駁著:“我要不是痛的不行,能來醫院嗎?我自己有多痛,我自己不清楚嗎?”
兩個人全然不顧我的存在,似乎并沒有停止爭吵的意思。
“先不要吵了,有病看病吧!”我示意患者坐下來,了解了病人的情況。
病人是一位51歲的女性患者,既往有胃病病史,自訴:“去年七月份做過胃鏡,說是有胃病,什么胃病不清楚,我一直都有胃病,快二十年了。”
七個小時前,患者開始出現上腹痛,口服某種抗生素后無明顯效果,持續不緩解,遂在丈夫陪同下來到急診室。
能夠導致上腹痛的疾病有很多,心臟、肺臟、主動脈、膽囊、胰腺、腸道、某些全身代謝性疾病等等都可以。
腹痛是一門很深的學問,作為醫生必須要結合患者的病史做全面考慮。
否者,極有可能導致誤診,甚至釀成血的代價。
事實上,幾乎每一個臨床醫生都經歷過或者聽說過一些關于“腹痛”的悲慘故事。
體格檢查后,多巴胺發現這位持續上腹痛七小時的患者并非急性胃炎、胃痙攣那樣簡單。
建議患者完善包括心電圖、血常規、淀粉酶等在內的常規檢查,卻被患者和丈夫拒絕了。
患者依舊倔強的說:“我就是吃了兩個不消化的肉圓,我看了二十多年的胃病我能不知道嗎?”
我還沒有來得及解釋,患者丈夫便又接著說:“是不是不檢查,就不能開藥?”
聽見這對夫妻的回答后,我心里總算明白了,自己遇見了難以溝通的病人。
我只好再次努力用最通俗的語言解釋道:“胃病是可能會出現上腹痛,但是上腹痛不一定就肯定是胃病啊。膽囊有問題、胰腺有問題、腸子有問題,甚至心臟有問題,都會導致上腹痛。更何況,就算是胃的問題,也有很多種,胃炎、胃潰瘍、胃擴張、胃癌等等。”
我自以為自己解釋的很清楚,絕大多數病人和家屬都能夠理解。
但是,我眼前這位病人和家屬卻不能理解,不僅不能理解,反而越發激動起來。
患者自己捂著肚子質問道:“你不要嚇唬人,有這么嚴重?”
患者的丈夫則陰陽怪氣說道:“你們醫院要創收,也不能這樣,是不是我要做全身檢查就可以排出所有病了?”
這兩句回答差點沒讓多巴胺吐血,沒想到他們竟然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沒想到自己一心一意為他們看病,到頭來卻招來這樣的揣測。
但,作為醫生,我不能發火,只能繼續強裝微笑解釋著。
“第一、我沒有讓你做全身檢查,我只是建議你做有針對性的檢查。第二、就算你檢查了,我也不能保證給你百分百正確的診斷,人不是機器,人的病有發展的過程。第三、你自己說是普通胃病,你見過有幾個人普通胃病會持續腹痛七小時,你能保證自己就肯定是普通胃病嗎?第四、我沒有嚇唬你,你沒有見過幾個腹痛的病人,但我天天見,有些人心肌梗塞就是上腹痛,有些人胰腺炎、胃扭轉、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就只是上腹痛。”
我的話還沒有說完,患者丈夫就差點蹦了起來指著患者說:“我早對你說過,來醫院,不檢查,醫生不會給你打針掛水,你非要來醫院,在家躺一會不就好了嘛!”
而患者自己同樣沒有聽見我的解釋,搖著頭說:“我沒有想到現在醫院是這樣的!”
“我檢查了,你是不是就能保證查出是什么病,就能治好?”
“對不起,我沒有那么高的水平,保證不了。”
這對夫妻對醫學的不理解,對醫院的誤解已經有些根深蒂固了,很難在段時間內讓他們理解認同。
說實話,他們之間的爭吵對話讓我心里很不舒服。
除了一絲氣憤之外,更有一絲無力的悲哀。
因為我覺得自己是在盡職盡責幫助他們,甚至還要忍氣吞聲,然而換回來的卻是不信任和嘲諷。
這個世界上有誰能夠做出這樣的保證,又有誰能夠有這樣高超的醫術?
即使這對夫妻沒有再理會我,我依舊又換了一種口氣勸解道:“要是不趕時間的話,該檢查就檢查吧,你并不像單純胃炎、胃痙攣那么簡單,不要把自己耽誤了。”
很可惜,這對夫妻并沒有繼續理會我。
他們又一前一后的離開了急診室,漸行漸遠中還能夠聽見患者再說:“我沒想到現在的醫院會是這個樣子。”
看著他們離去,我卻也無可奈何。
而我唯一能做的竟只是希望自己做出了錯誤的判斷,因為普通胃炎、胃痙攣尚有可能自愈,一旦是其它問題便有被耽誤甚至要進展加重的可能了。
我想這樣的情況幾乎每一個一線醫生都有可能遇見,明明要幫助病人,卻又要被病人自己無情拒絕。
舉幾個近幾年發生的真實病例給大家(其實,這幾個病例多巴胺都曾經不止一次的分享過):
第一個故事:某天深夜,急診室里來了一位六十多歲的男性患者。患者自訴胃痛四小時,幾個月前行電子胃鏡檢查提示糜爛性胃炎。建議患者完善相關檢查,患者拒絕,并且拿出了兩天前包括心電圖在內的外院檢查。簽字后予以抑酸護胃等對癥輸液治療,但在患者取完藥之后,多巴胺卻愈發的不安起來,于是又來到輸液室找到患者,堅持要求重新做心電圖檢查,并且告訴他如果沒有問題就不收費。果然,心電圖提示急性心肌梗死!其實,我也不知道自己當初哪里來的底氣。
第二個故事:某天深夜,一位五十多歲的女性患者來到急診室。患者手里拿著一大包藥物,質問我:“為什么吃了藥還是肚子痛!”仔細查看后才知道,患者白天里因為上腹痛在某藥店按照胃病開了二十四盒胃藥。問她為什么在藥店開這么多藥,不來醫院看病?她的回答卻讓人哭笑不得:“上次來醫院看病,也是開的這些藥。”最后患者被診斷為急性胰腺炎。患者只知道這是和醫院一樣的藥物,卻忘記了自己的病和上次并不一樣。
第三個故事:某年夏夜,急診室里來了一位38歲的女性患者。患者由外地來此出差,在進食了啤酒和小龍蝦后出現上腹痛和嘔吐,上腹痛持續不緩解。當時考慮到患者血壓升高、腹肌緊張、心率加快等情況,建議完善腹部CT。但,陪同患者前來出差的同事卻拒絕,理由是:“就是喝了冰啤酒,胃不舒服,你們醫院為了創收什么檢查都開!”但,很快這位同事就后悔了,因為患者昏迷了。后來,這位自稱平日里什么病也沒有的中年女性被診斷為:嗜鉻細胞瘤破裂!
第四個故事:前不久,急診室里來了一位40歲的女性患者,自訴反復上腹痛一個月,加重伴嘔吐三個小時。陪同前來的丈夫還在戲虐:“肯定是減肥藥吃的,這下看你還吃不吃!”病人自己卻不這么認為:“醫生,給我安排個胃鏡吧,我總覺得有東西消化不了!”但,作為接診醫生,我卻有著不同的看法,因為患者除了腹痛之外,還有著明顯的體征:“鞏膜黃染”。最終腹部CT發現肝臟巨大占位,腹腔積液!
第N+1個故事:某天午后,急診室里來了一位哭天喊地的中年女性患者。家屬說患者很多年前就患有腎結石、腎絞痛,每一次發病都是這個樣子。患者趴在地上,一副痛不欲生的模樣,喊著要求醫生使用鎮痛藥。面對患者的癥狀和家屬的描述,外科醫生甚至已經相信了腎結石、腎絞痛的診斷。但是,在輸液之前,外科醫生鬼使神差又想到了為患者測量了雙上肢血壓,沒想到結果差別巨大。第一時間為患者完善了主動脈CTA檢查,家屬起初還有些不理解,最后又頻頻道謝外科醫生救了患者一命,因為檢查結果提示主動脈夾層!
類似這樣從血淚中總結的經驗教訓有太多,醫生不可能在短短的門診時間內同每一個病人和家屬交流。
醫生所能做的,只是將自己的知識經驗升華,來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有時候,病人和家屬們總是會覺得:“我不可能是XX病,我自己還不清楚嗎,我能有那么倒霉嘛?”
甚至還有人會這樣想:“做了檢查,萬一沒有發現問題,不是吃虧了嗎?”
他們卻不知道:相同的疾病醫生要比病人自己有更深刻的認識,醫生最希望的便是病人的檢查沒有問題。
最后,要告誡大家的是:千萬要重視腹痛,因為腹痛中可能隱藏著許多致命的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