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和大家聊一聊心理學的“理性情緒療法”是怎么給來訪者治療。
認知為什么如此重要?
因為不恰當?shù)乃季S是情緒障礙和自暴自棄行為的原因。人之所以焦慮、抑郁或煩惱,,是因為他心中隱藏著引發(fā)焦慮的、抑郁的想法,是他深信不疑的一些非理性的觀念。
所以“理性情緒療法”首先要讓來訪者認識到:我們的認知是怎樣影響自己的情緒和行為的。
假設你沒學好某一門重要的功課(A),如果你持有如下的非理性觀念:我必須做好每件重要的、值得做的事情(B),你就會得出一個結論:這是一個災難,并因此陷入過度焦慮。
心理咨詢師會指出,失敗是自然會發(fā)生的和令人遺憾的事情,是你不希望發(fā)生的,但它不是過度焦慮的理由。希望在任何時候把每件事情都做得很好,只會導致失望和挫折。
理性情緒療法的目標有兩個:首先,來訪者必須認識到,他們是怎樣依賴于非理性觀念的,并找出他們的錯誤認知;其次,咨詢師與來訪者一起用理性觀念取代非理性觀念。
下面的例子摘自埃利斯為一位年輕女士的治療,從中可以看出理性情緒療法是怎樣改變錯誤認知的:
來訪者:好了,這就是長期困擾我的種種事情。我總是害怕做錯事。
埃利斯:為什么?你害怕什么?
來訪者:我不知道。
埃利斯:你剛才說,你是個潑婦,當你做錯事時,你是個卑鄙的人。
來訪者:但我總是這個樣子,每次做錯事,我死一千遍都走不出來。
埃利斯:你責備自己。但是為什么?你在害怕什么?那能使你下次變好些嗎?它能使你少犯錯誤嗎?
來訪者:不會。
埃利斯:那為什么責備自己呢?為什么你一做錯事就是個卑鄙的人呢?有誰那樣說過嗎?
來訪者:我想那是我自己的一種感覺。
埃利斯:是一種觀念。這種觀念是“我是個卑鄙的人!”然后你就會有這樣的感覺:“哦,真糟糕,真可恥!”這種感覺就會隨著那種觀念產生了。再進一步,你會說:“我應該是不一樣的,我不應該做錯事!”你可以這樣想:“哦,看看,我做了一件錯事。我不希望做錯事?,F(xiàn)在,我得想想怎樣才能不做錯。”
來訪者:事情又回到了你如你所說的對贊賞的需求上。如果我不做錯事,人們就會尊重我。如果我一切都做得完美,就會被愛……
埃利斯:是的,問題就在這里。那是個錯誤認知;如果你從不做錯事,人們就會愛你,而且那是他們必須做的……。 但這是真的嗎?設想一下,你從來沒做過錯事,人們都會愛你嗎?他們有時也會討厭你,難道不是嗎?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