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若頭痛者, 必衄,他這個一句話差不多就是一段的意思了。假若吃過麻黃湯發汗, 而頭痛不已,那個人啊還鼻衄,什么道理呢?這個就是病深,他在六七天,他這個病啊,這個熱病都往上沖,六七天發汗之后還不好,腦袋還疼, 說明這個上沖也厲害,這個上沖是桂枝的主要的癥候,所以治頭痛啊,這個麻黃湯不如桂枝湯,可是麻黃湯也有桂枝,但是桂枝量也小,所以一般的頭痛啊大概(用)桂枝湯的多。他說先無汗,你不能吃桂枝湯,先要吃麻黃湯,可吃了,頭痛還仍然不好,那個與桂枝證上沖有關,不但頭不好,而且必衄,宜桂枝湯,那么這個時候啊應該用桂枝湯再小發汗就好了。 這也挺重要, 重要在哪呢?就在這個驗其小便以知表里, 這個汗下異法呀,這個很重要,該發汗的吃瀉藥不行, 那么真正陽明病發汗也不行啊,越發汗,里頭熱結得越厲害。那么假若發汗,不好,腦袋疼得厲害,鼻子出血,你以為解表解錯了,也不是的。那是因為久不得汗出,陽氣重一方面,同時氣沖得也厲害,氣往上沖,這時候你再更發汗,這個表還是沒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