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學生讀武俠小說也是必要的文化積累)
寒假到了,讀些什么書好呢?重慶一中、南開中學、巴蜀中學高一的學生這兩天有點興奮,因為在老師的寒假推薦書目上出現了《天龍八部》,“爸爸媽媽再也沒有理由攔著我們看武俠小說了”。
推薦學生看武俠小說《天龍八部》,這樣的寒假作業的確比較另類。畢竟,目前中小學給學生推薦的課外閱讀書目,幾乎都是經典文學作品。正因如此,幾年前某地公布小學圖書館圖書配備書目,武俠小說《射雕英雄傳》竟也赫然在列,在家長中引發過一番爭議,反對聲浪大于支持。如今,學校推薦學生閱讀《天龍八部》,同樣引發了一些家長的反對,認為充滿打打殺殺的江湖恩仇會激發孩子的暴力傾向,虛幻色彩濃厚的武功招數也可能令孩子癡迷其間,整天琢磨江湖恩怨、俠骨柔情、武功的一招一式,進而影響學習。
實際上,讓中小學生適當閱讀一些武俠小說,也是必要的文化積累。武俠小說是通俗小說的一種重要類型,當代學生有必要接觸了解。即使是以金庸、梁羽生、古龍為代表的新武俠小說,也不是什么“洪水猛獸”,其中既有豐富的歷史知識、古典詩詞,也有豐富的人物性格刻畫、精彩的事件場景描寫,還有對武術知識的普及、武俠精神的弘揚,無論文學價值還是精神價值都不可忽略。比如《天龍八部》,一名學生家長就認為:“雖然說的是江湖事,但書中弘揚人間真善美,歌頌堅韌不拔的愛國精神,對中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歷史觀、世界觀塑造有積極的作用。”
目前中小學生的課外閱讀,本來就存在單一化傾向。學生閱讀單一,造成其知識的獲取渠道單一,積累的知識單一,人生體驗、社會閱歷同樣單一。魯迅先生就主張,不要對閱讀范圍作狹隘的限制,“愛看書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書。即使和本業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覽。譬如學理科的,偏看看文學書,學文科的,偏看看理科書,看看別人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這樣子,對于別人、別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尤其是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學生更需要廣泛閱讀,獲取豐富的課外知識。
總之,“大閱讀”才會有大收獲,而“大閱讀”則需要建立在“大閱讀觀”之上。如若擔心中小學生閱讀武俠小說,不能正確理解其中的江湖義氣、恩恩怨怨,老師以及家長可以給學生作出正確解讀與引導。比如武俠小說中的俠義精神,就值得好好給學生剖析一番,像《射雕英雄傳》中郭靖所說的“為國為民,俠之大者”,在今天仍有重大的積極意義。
原標題:學生讀武俠小說也是必要的文化積累
寒假到了,讀些什么書好呢?重慶一中、南開中學、巴蜀中學高一的學生這兩天有點興奮,因為在老師的寒假推薦書目上出現了《天龍八部》,“爸爸媽媽再也沒有理由攔著我們看武俠小說了”。
推薦學生看武俠小說《天龍八部》,這樣的寒假作業的確比較另類。畢竟,目前中小學給學生推薦的課外閱讀書目,幾乎都是經典文學作品。正因如此,幾年前某地公布小學圖書館圖書配備書目,武俠小說《射雕英雄傳》竟也赫然在列,在家長中引發過一番爭議,反對聲浪大于支持。如今,學校推薦學生閱讀《天龍八部》,同樣引發了一些家長的反對,認為充滿打打殺殺的江湖恩仇會激發孩子的暴力傾向,虛幻色彩濃厚的武功招數也可能令孩子癡迷其間,整天琢磨江湖恩怨、俠骨柔情、武功的一招一式,進而影響學習。
實際上,讓中小學生適當閱讀一些武俠小說,也是必要的文化積累。武俠小說是通俗小說的一種重要類型,當代學生有必要接觸了解。即使是以金庸、梁羽生、古龍為代表的新武俠小說,也不是什么“洪水猛獸”,其中既有豐富的歷史知識、古典詩詞,也有豐富的人物性格刻畫、精彩的事件場景描寫,還有對武術知識的普及、武俠精神的弘揚,無論文學價值還是精神價值都不可忽略。比如《天龍八部》,一名學生家長就認為:“雖然說的是江湖事,但書中弘揚人間真善美,歌頌堅韌不拔的愛國精神,對中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歷史觀、世界觀塑造有積極的作用。”
目前中小學生的課外閱讀,本來就存在單一化傾向。學生閱讀單一,造成其知識的獲取渠道單一,積累的知識單一,人生體驗、社會閱歷同樣單一。魯迅先生就主張,不要對閱讀范圍作狹隘的限制,“愛看書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書。即使和本業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覽。譬如學理科的,偏看看文學書,學文科的,偏看看理科書,看看別人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這樣子,對于別人、別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尤其是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學生更需要廣泛閱讀,獲取豐富的課外知識。
總之,“大閱讀”才會有大收獲,而“大閱讀”則需要建立在“大閱讀觀”之上。如若擔心中小學生閱讀武俠小說,不能正確理解其中的江湖義氣、恩恩怨怨,老師以及家長可以給學生作出正確解讀與引導。比如武俠小說中的俠義精神,就值得好好給學生剖析一番,像《射雕英雄傳》中郭靖所說的“為國為民,俠之大者”,在今天仍有重大的積極意義。
責任編輯:潘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