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作名稱:《藍衣少年》
創作者:托馬斯·庚斯博羅(Thomas Gainsborough,英國)
創作年代:1770年
類別:帆布油畫
風格:洛可可
題材:肖像
規格:22cm×178cm
材質:布 油彩
現存藏處:洛杉磯亨廷頓圖書館
背景介紹
《藍衣少年》是針對當時英國皇家美術學院第一任院長雷諾茲(Reynolds,Joshua)的理論偏見而畫成的。 庚斯博羅33歲以后, 肖像畫聲譽已馳名國內外,倫敦的美術愛好者紛紛前來要求他畫肖像。1768年升任院長的雷諾茲也是一位杰出的肖像畫家。 他看到庚斯博羅畫肖像藝術的巨大成功,心生嫉妒,常常出言不遜。于是,住在倫敦的雷諾茲和堅守巴斯的庚斯博羅形成了"兩雄并立"的對立的兩派,他們彼此貶抑。 一次,雷諾茲在給學生講授繪畫技巧時說:“藍色不能在畫面上占主要地位”。庚斯博羅得知后,表示蔑視這種"法規",遂用大量藍色畫了這幅舉世聞名的《藍衣少年》,借以否定并挖苦雷諾茲的那一繪畫觀點。
作品賞析
《藍衣少年》描繪了一個衣飾華麗的貴族少年形象。其實,這一模特兒原型并非貴族,而是畫家找來一個富有的工場主的兒子,庚斯博羅讓他穿上藍色華服,扮成王子模樣而畫成的。庚斯博羅用奔放的筆觸,輕靈流暢地把少年那種倜儻風度表達得淋漓盡致,充分發揮了寶石藍的光色作用。這新穎別致的藍色調不但沒有任何不適之感,反而使人感到出奇制勝;這活潑、跳躍的藍色綢緞,這變幻莫測的衣紋、高光;這不落俗套的藍色調與含蓄、變換豐富的黃灰、藍灰、綠灰、紅灰的背景形成了奇妙的和諧對比 。這里最成功地方是,畫家用準確的色塊再現了少年身上的藍緞子織物的質感和薄軟感。整幅畫的風格清新流利,色彩富有節奏感,抑揚有度,從而使此畫作成為十八世紀最杰出的肖像畫之一,在世界美術史上占了重要的一頁。 正如當時一位評論家所形容的,他把肖像繪成與歌劇一般富有韻致, 這是一個“經過人工處理的真實”。
庚斯博羅與地位顯赫的學院派畫家雷諾茲相比,只不過是個"在野名流"。 但由于他重視藝術的探索,加上他那種無拘無束、感情外露的性格,素不為"權威"的壓力所服,才使他能在藝術道路上有所突破。庚斯博羅為貴族們畫了40年的肖像,被貴族們公認為桂冠畫家,但他有時也厭煩畫肖像,經常到野外去畫他一生中第二個旨趣所在的風景畫。 在風景畫上,庚斯博羅的藝術成就也是明顯的。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