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孟子,老子,莊子,作為中國古代儒學、道學的重要代表,其思想學說極富生命哲學,充滿了智慧與智慧。
一、《老子》的名言: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來源:《道德經》第1章】
翻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可以被認識,但是道卻在不斷的改變。名字可以被命名,但是名字卻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
2、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
【來源:《道德經》,第2章】
世界上所有的人都知道,美之所以是美麗,是因為有丑陋;世人皆知善,皆因有惡。
3、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
《道德經》第2章
【說明】有與無,相生相克,艱難與困難相輔相成,長短相比較,高低相依,音律相合,形成一首樂曲,前后連貫。
4、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來源:《道德經》。
譯文:天地沒有憐憫之心,它把一切都當作是草狗(古時用稻草做成的祭祀);圣人也不在乎什么憐憫之心,他把人民當成了一條稻草(古代用稻草做的祭祀),讓他們自己去死。
5、多聞數窮,不若守于中。
來源:《道德經》。
翻譯:有些版本是“多言數窮”.這意味著:多說沒有用,多說也沒有用。
6、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來源:《道德經》,七章。
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存,是因為他們不會為自己的生存而運轉,因此可以長存。
7、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來源:《道德經》,第8章。
最好的善應該像水,它善于滋養萬物,與萬物相溶,而不與萬物相爭;水只能停留在地勢較低的地方,因此,水是最貼近大道的。
8、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來源:《道德經》,九章。
譯文:過多的人會溢出來,應該適可而止;過多的人,不能保證持久。
9、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出處】《道德經》第九章。
譯文:富貴不能長久;因為財富而驕縱,很可能會招來災禍。如果他能在關鍵時刻及時撤退,那就是最好的選擇。
10、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來源:《道德經》第12章】
譯文:五彩繽紛,有時使人的眼睛模糊,使人無法分辨其丑陋;悅耳的音調,有時會使人失去良知;美食是如此的清爽,有時候會讓你嘗不出痛苦;騎馬和打獵,有時候會使人的性格變得沉溺;有時候,有些東西很珍貴,也會引起別人的覬覦。
11、寵辱若驚。
來源:《道德經》十三章,《道德經》。
不管你是被人寵幸還是被人羞辱,都要認真對待,對危機和機會有敏銳的洞察力,而不要自滿或沮喪。
12、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來源:《道德經》十六章】
理解自然法則,就能容納萬物,寬容就能公平,寬容就能寬容,寬容就能讓世界臣服,世界就會順從。順應自然,方能順應天道,順應天道,方能長生不死。
13、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絕學無憂。
【來源:《道德經》第19章】
譯文:要使人們的思想和行動得到規范,保持一種純真的心態,盡量減少自己的私心。這是一門高尚而又愉快的學問。
14、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來源:《道德經》二十章】
人們都覺得可怕,但你卻不能不害怕。
15、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來源:《道德經》二十章】
每個人都認為自己的生活很充實,而我卻是一個孤獨的人。別人都認為自己是清醒的,我是愚蠢的;別人都覺得聰明,我卻一無所知。
二、孔子的名言:
1、君子不器。
這是《論語·為政篇第二》中的一句話。【譯文】君子,不可如已成定形的容器,要博學,要有彈性。
2、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史記·孔子世家》中有記載。【譯文】君主要象國君,臣子要象臣子,父要象父,子要象兒子。
3、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這是《論語·為政篇第二》中的一句話。明白就是明白,不明白就是不明白,這就是真正的理解。
4、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這是《論語·里仁篇第四》中的一句話。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愛別人,恨別人。
5、君子,俞于義。小人,俞于利。
這是《論語,里仁篇第四》中的一句話。和一個紳士說話,講究的是道德。和那些低賤的人說話,他們只在乎能不能賺錢。
6、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這是《論語·里仁篇第四》中的一句話。古人不會輕易說出自己的想法,因為他們認為自己不能做到這一點是一件很丟臉的事情。
7、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
這是《論語·雍也篇第六》中的一句話。【翻譯】質量超過了文采,就會變得野蠻;文筆超過了質量,就會變得空洞。
8、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這是《論語·述而篇第七》中的一句話。【翻譯】默默無聞的記憶,努力學習而不會厭倦,教導他人永不厭倦。
9、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這是《論語·述而篇第七》中的一句話。【譯文】沒有良心的人,盡管是有錢而高貴的,但是在我看來,他們就像是天上的一朵白云。
10、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這是《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中的一句話。【翻譯】我只是根據我的話來判斷一個人的性格和能力,所以我對他的看法是錯誤的,我只是根據他的外表來判斷他的性格,所以我對他的評價是錯誤的。
1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出自《論語·學而》
12、有朋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有志趣相投的人,難道不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么?
1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翻譯】不要把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強加在別人身上。
14、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15、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三、孟子的名言:
1、仁者無敵
【出處】《孟子·梁惠王上》【注】實行仁政的人,是不能戰勝世界的。
2、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上帝要給他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要他的精神,要他的身體,要他的肉體,要他的肉體,要他的一切,都不能滿足他的愿望。只有這樣,才能動搖他的意志,讓他的性格變得更加強大,才能完成這個任務。
3、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譯文:一個人首先要做的事是羞辱自己;家庭必有自己破壞的要素,而他人卻破壞了它;民族要有自己的理由,要有人去攻打。
4、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當你有錢的時候,不要被他的誘惑所誘惑,不要做出太多的事情,卑微的人不會改變他的道德,威脅和誘惑也不會讓他屈服。這就是真正的男人!
5、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一個人如果喜歡一個人,那么他就會被另一個人所愛;誰尊重誰,誰就會永遠尊重誰。
6、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處于憂患之中,可以讓一個人或者一個民族活下去,而沉溺于安逸的享受,則會導致一個人或者一個民族的滅亡。
7、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兩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才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我愛吃魚和熊掌;如果可以的話,我寧愿放棄這條魚,也不愿意去碰那只熊掌。我愛生活,也愛善良,若要我在這兩個人中選一個,我寧愿放棄自己的性命,去追求正義。
8、養心莫善于寡欲。
修煉心靈的方法,最好的方法就是降低特性的欲望。
9、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譯文:有利作戰的天氣、時令,不如有利作戰的地理環境,不如人民的意志和內部的團結。
10、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譯文:當你不成功時,你要注意你的品德,當你成功了,你要為你的子民做貢獻。得道者我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11、得道者為我所用,失道者為我所用。無能為力,親人為之,力所能及,則天下順從。
譯文:得到人民的擁護,得到人民的擁護,得到人民的擁護,就會失去人民的擁護。甚至是親人都會對他產生隔閡。如果有更多的人支持你,那么這個世界將會變得更加安寧!
12、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孟子·離婁上》:沒有圓規和曲尺,就無法準確地把方圓和圓圈畫出來。
13、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人都有一個共同的弱點,那就是他們總愛給人當老師。
14、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出處】《孟子·盡心下》:若對《尚書》深信不疑,不如《尚書》。
15、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翻譯:有愛心的人就是人,將仁愛與人結合在一起,就會變成一個人。
四、莊子的名言:
1、大知閑閑,小知間間;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最聰明的人,總是有一種寬宏大量的氣度;有點才華的人,總是喜歡在一些小事上斤斤計較。一句話,就像是一團熊熊燃燒的火焰,美麗而偉大。這些狡猾的話語,都是瑣碎的,都是胡說八道。
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人的一生是有極限的,而知識是沒有極限的。(將有限的一生都投入到了無盡的研究中)
3、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
譯文:若水不能積得足夠深,也不能承載一艘大船。
4、物無非彼,物無非是;自彼則不見,自知則知之。
世界上所有的東西都有相反的一面,都有相反的一面。從這一面看不懂的東西,就能從這一面看出一些端倪。
5、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江湖。
由于天氣干旱,沒有雨水,所以酒也就干了。河中灘上有很多魚,他們緊緊地貼在一起,用口器噴著水,讓自己的身體變得濕潤,這樣可以延長他們的壽命,讓他們在水里忘記他們。“相濡以沫”這個成語就是由此而來。
6、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翻譯:最大的悲傷是心靈的絕望,心靈的毀滅,肉體的死亡只是其次。
7、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審自得者失之而不懼,行修于內者無位而不怍。
譯文:知足者,不為金錢而勞碌;懂得快樂的人,即使失去了,也不會害怕;注重內在道德的人,即使沒有職位,也不會覺得羞恥。(滿足于自己,不追求名利,就能超然)
8、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譯文:君子之交如水,無功利,純而不染,易于接近;小人們的關系,雖然像葡萄酒那樣甜美,卻很容易(由于利益)破裂。
9、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譯文:生命在天地間,仿佛從一道裂縫中,看見一匹白馬從天空中疾馳而過,只是一剎那。
10、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
小的困惑會讓人迷失,大的困惑會讓人失去本質。
11.不以物挫志。
譯文:被外在的事物所干擾(因此,美德是不存在的)。
12.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用火救火,用水救火,非但不能補救,還會加重(衛君)的過失。
13.形若槁骸,心若死灰,真其實知,不以故自持。
譯文:形如骷髏,心如死灰,真的知性,卻不固執。
14.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
譯文:一根一尺的棍子,天天砍掉一半,卻永遠砍不斷。物質可以被無限的分割。
15.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
小的困惑會讓人迷失,大的困惑會讓人失去本質。這表明,純粹的人性是人類的天性,而仁慈和正義不僅違背了人性,還傷害了人類。
本賬號將持續輸入優秀的思想,希望能對您的工作和生活帶來啟迪和幫助,助你成為一個有城府的精明人。親愛的讀者們,關注“一起思維吧”,然后點擊“置頂公眾號”,這樣您就可以每天另外,建議您添加一個“星標”給“一起思維吧”。來“一起思維吧”,讓我們一起成長,給你的工作、事業插上思維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