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后血糖7.8健康宣傳周 你可能見過這樣的體檢結果: 血糖已經明顯超出正常值一大截,但因為沒有糖尿病的診斷結果,便認為自己的身體無事…… 殊不知此時的你已經進入了糖尿病前期…… 也就是說你已經進入了糖尿病的候選行列…… 如果好好利用這段時期,進行積極有效的干預,是有很大的機會阻止糖尿病病發的。 今天藥娃就來教大家如何把握好這段時間,將糖尿病拒之門外!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規定,普通人的空腹血糖的正常值是3.9~6.1mmol/L,餐后2小時正常血糖是4.4~7.8mmol/L。 如果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小時血糖≥11.1mmol/L就可能患有糖尿病。 那什么是糖尿病前期呢?通俗地講,糖尿病前期即空腹和/或餐后血糖已經升高,但還沒有達到診斷糖尿病的程度,是由普通人發展至糖尿病患者的必經階段。 糖尿病前期常分為空腹血糖調節受損(IFG,6.1 mmol/L≤空腹血糖<7.0 mmol/L,糖負荷后2小時血糖<7.8mmol/L)和糖耐量減低(IGT,空腹血糖<7.0 mmol/L, 7.8 mmol/L≤糖負荷后2小時血糖<11.1 mmol/L),二者可分別單獨存在也可共同存在。 一般認為,在發生發展至臨床糖尿病以前,患者將經歷長達10年左右的潛隱期。因此,在非糖尿病人群中,尚存較多已診斷或未診斷的糖尿病前期人群。 因為體檢一般測量的是空腹血糖值,而糖尿病前期者的空腹血糖值往往處于正常范圍,且通常沒有明顯癥狀,因此對于存在糖尿病前期風險的人群,應考慮綜合葡萄糖耐量試驗、糖化血紅蛋白等項目結果來明確診斷。 糖尿病前期是一個可逆的過程,《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指出,對糖尿病前期人群進行早期干預,可使2型糖尿病發病危險降低58%,因此糖尿病前期也是血糖干預的最佳階段。 常見的糖尿病前期干預措施有: 生活方式干預 調整生活方式是阻止糖尿病前期發展為糖尿病最有效的方式。 糖尿病前期者應做到: 藥物治療 我國2014 年出臺的《成人2型糖尿病預防專家共識》,對預防糖尿病給出了如下建議: 定期檢測 建議定期前往醫院進行空腹血糖(FPG)、口服葡萄糖耐糖量(OGTT)和血壓血脂的監測檢查,監測頻率因人而異,小伙伴可與醫生詳細交流后做決定。 藥娃溫馨提示: 老年人群、肥胖人群、超重人群、有糖尿病家族史人群,或妊娠糖尿病史人群、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等都屬于糖尿病高危人群,建議定期到醫院做檢測,以便盡早發現并干預。
小號文章均為藥娃原創或特邀作者獨家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