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話題
大多數糖尿病患者只測空腹血糖,不注重測餐后血糖;還有的患者空腹血糖控制達標,而餐后血糖高了卻沒有引起重視。餐后血糖能說明什么?糖尿病患者應該如何控制餐后血糖?
01
餐后2小時血糖7.8mmol/L要警惕
It's a Title
正常人進餐后血糖在胰島素的作用下,能夠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范圍,餐后兩小時血糖值應小于7.8mmol/L,并且在下一次進餐前使血糖回到餐前的水平。
如果餐后兩小時血糖值高于11.1mmol/L,表明已經步入糖尿病。
若餐后兩小時血糖值大于介于7.8~11.1mmol/L之間,可以診斷為糖耐量減低(IGT),屬于糖尿病前期。
如果出現糖耐量減低(IGT)的情況,一定要引起重視,很可能發展為2型糖尿病,這類人群屬于高危人群。如不進行有效干預,95%的患者會進展為2型糖尿病。
此外,與健康人群相比,他們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已經增加2~3倍。因此,7.8mmol/L是餐后血糖正常值的上限,一旦超過這個值,一定要積極進行防治。
02
定期監測很重要
It's a Title
一般來講,老年人、肥胖或超重者、有糖尿病家族史、合并心腦血管疾病、妊娠糖尿病史、運動少糖耐量減低的人群,都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經檢查,這些人群都有糖耐量減低的情況。
處于此階段人群,一定要做血糖監測,這里建議到醫院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簡單來說,就是在口服葡萄糖75克后或飯后兩小時,檢測靜脈血漿葡萄糖濃度。在家用血糖儀自測空腹血糖,往往都是指尖采血,而對于餐后血糖來說,這種方式的誤差較大。因此,如果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建議到醫院做檢測,以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