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高血壓,糖尿病,高血壓之后,痛風被稱作“第四大富貴病”。痛風是一種常見的代謝性疾病。主要是由于體內的嘌呤代謝障礙引起的。而在痛風患者的治療中,控制飲食、改善生活方式以及藥物治療,這“三駕馬車”一個也不能少。然而,即便是這樣,不少患者嚴格控制飲食和規律運動后,如果尿酸水平仍然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就需要啟動藥物治療。今天就來介紹痛風治療三大類藥物。
一、抗炎藥物
(1)非甾體抗炎藥:此類藥物是痛風急性發作時的首選治療藥物。臨床應用比較多的有依托考昔、雙氯芬酸鈉、洛索洛芬等。通常情況下,在使用該類藥物24小時后,患者疼痛癥狀會得到明顯改善。
(2)秋水仙堿:和非甾體抗炎藥物一樣,秋水仙堿是治療痛風急性關節炎發作的一線治療藥物。初始劑量為1.0mg,1小時后追加0.5mg,之后每12小時服用0.5mg,一天1-2次即可。
(3)糖皮質激素:這類藥物主要適用于急性痛風發作伴有嚴重的全身癥狀,且秋水仙堿和非甾體抗炎藥物使用無效,使用受限或者腎功能不全的患者。代表藥物有潑尼松,通常0.5mg/kg/d,連續使用5-10天可停用。
二、堿化尿液
眾所周知,尿液pH值低于6是尿酸性結石形成的重要原因。而尿液pH值大于7之后,雖然尿酸溶解度增加,但鈣鹽結石的發生率明顯升高。因而,痛風患者尿液pH值最好控制在6.2-6.9。臨床上常用的堿化尿液的藥物有碳酸氫鈉和枸櫞酸氫鉀鈉。
三、降尿酸藥物
降尿酸藥物通常用于痛風急性發作2周以后,可以開始降尿酸治療。臨床上常用的降尿酸藥物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以苯溴馬隆為代表藥物為主的促尿酸排泄藥物,第二種是以非布司他為代表藥物的抑制尿酸合成的藥物。
#守護健康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