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佳節,證監會發布《養老目標證券投資基金指引(試行)》(以下簡稱“指引”),自發布之日起正式施行。指引的發布,預示著養老目標公募基金的面世發行正式進入倒計時。
作為基金行業的參與者,興全基金對此類產品高度期待與關注,第一時間進行了研究與學習。從管理人角度,關鍵詞是基金中基金、控制下行風險、長期穩健增值、鼓勵投資人長期持有。
指引要求,養老目標基金應當采用基金中基金形式或中國證監會認可的其他形式運作。因此,在發展早期,養老目標基金將主要通過基金中基金(以下簡稱FOF)的形式運作。從以美國為代表的海外經驗看,FOF是可以實現養老資金追求穩健收益的優秀載體。
指引中明確提出,養老目標基金應當采用成熟穩健的資產配置策略,控制基金下行風險,追求基金長期穩健增值。在我們看來,控制下行風險與追求長期穩健增值的要求,是指引的核心精神之一,也是今后投資管理運作的重中之重。這個要求貫穿指引全文,并通過對投資品種比例、管理人以及子基金的各種明確選擇標準與限制加以執行。
指引同時通過增加最短運作周期設定、差異化優惠費率安排等要素設計條款,鼓勵投資人長期持有。指引的這個理念,與我們十五年來產品運作管理的實踐以及投資者教育方向不謀而合。過往興全基金產品的表現顯示,持有基金時間越長,獲得更高收益的概率就越大。
除了對指引本身的學習之外,興全基金更期待整個公募基金行業通過指引的推出進一步推動中國養老金體系的建設。應當說,在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日益加速、養老金第三支柱建設刻不容緩之際,在公募基金行業發展進入第20年的時點,此次指引的推出毫無疑問將成為基金行業服務個人養老金體系的里程碑,也為基金行業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
一
揚帆起航,公募基金大有可為
首先,海外經驗表明,養老金體系建設與基金行業發展相輔相成,互相促進。
以美國的養老金三支柱體系為例。美國養老金體系由三大支柱(政府、企業和個人)組成,其中個人養老金制度以個人退休金賬戶制度(簡稱IRAs)為主。截至2016年底, DC計劃(美國養老金體系第二支柱的重要構成)與IRAs賬戶持有共同基金的資產分別為3.9萬億美元與3.7萬億美元,占各自資產總額的比重分別為55%與47%。與之相對應的,DC計劃與IRAs等長期養老資金所持有的7.6萬億美元占共同基金資產凈值總額的比例達46%。因此,共同基金在推動美國養老金體系發展過程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其次,基金行業自身特點也決定了,公募基金可以在養老金體系,尤其是第三支柱養老體系建設中承擔重要的角色。
第一,公募基金覆蓋投資者數量眾多。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5年年底,開放式基金個人投資者有效賬戶6.78億戶,10萬元資產以下戶數占比93.5%,且大多分布在30-50歲人群。相比之下,截至2016年,全國覆蓋企業年金企業累計僅7.63萬戶,占全國企業法人單位總數比重不足1%;參加職工數累計僅2325萬人,占城鎮就業人口比重僅為5.6%。養老目標公募基金的問世與發展,將讓更廣大投資者享受中國養老金第三支柱建設的紅利。
第二,公募基金風險收益特征更靈活多元。由于公募基金產品線齊全、產品類型豐富,以及與其他資管產品在資產配置方面存在天然差異,因此,公募基金可以為養老金市場提供一系列不同風險收益特征的投資品種,滿足不同目標退休日期以及不同目標風險預期的投資者需求。2017年3季度各類金融產品的資產配置結構顯示,非貨幣類公募基金的配置與保險、銀行理財大為不同。相較于保險、銀行理財,基金資產配置更為靈活。
來源:Wind資訊
第三,公募基金長期財富增值效應顯著。自開放式基金成立以來,偏股型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為16.18%,超出同期上證綜指平均漲幅8.50個百分點;債券型基金年化收益率平均為7.64%,超出現行3年期銀行定期存款基準利率4.89個百分點。公募基金累計向持有人分紅達1.66萬億元,為長期信任公募基金的投資者創造了可觀的回報。
第四,公募基金具備豐富的養老金管理經驗。根據人社部與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數據,我國社保基金18家境內委托管理人中,基金公司占了16家,管理了超過40%的全國社保基金資產。另外,21家企業年金投資管理機構中基金公司也占了11家。截至2017年二季度,基金公司合計管理企業年金組合資產4.31萬億元,占企業年金總組合資產37%。公募基金行業對目前各類養老資金的長期穩定保值增值起到了重要作用。
可以看到,公募基金行業經過20年的持續發展,已經充分具備了參與中國養老金體系建設的能力與水平。指引的問世,恰如萬事俱備之后的東風,為養老目標公募基金的設計指明了發展方向:通過更鼓勵長期投資、更注重資產配置,更強調穩健收益,更優惠費用結構等產品要素設計,讓養老目標公募基金成為個人養老產品的絕佳選擇。
二
回歸本源,基金管理人砥礪前行
指引的問世,為整個基金行業的發展注入了一陣強心劑,打開了行業發展的新天地。
一方面,根據指引要求,養老目標公募基金發展初期將主要以基金中基金(FOF)的模式運作。這為具備優秀資產配置能力、投資風格清晰、長期業績優秀的基金管理人有望迎來難得的發展機遇。
興全基金認為養老資金的投資應該兼顧資金的安全性,同時一定要力爭獲取長期穩健的投資收益。事實上,全國社保基金已經通過長期的投資實踐證明了通過科學的資產配置,優選基金管理人可以實現長期穩健的財富資產保值增值。截至2016年底,全國社保基金成立以來年化收益率達到8.37%,遠超同期年均通貨膨脹率。
FOF這一特定的產品類型則為廣大的個人養老金投資者提供了類似全國社保基金投資管理的載體。優秀的FOF基金管理人通過大類資產配置與風險控制,精選具備優秀長期投資管理能力的管理人,完全可以有效分散市場風險,在不降低預期收益的前提下,降低被動,平滑收益,實現投資目標。
根據興全基金FOF投資與金融工程部的測算,按照當前指引中對權益類資產的限制要求,我們將權益類資產配置比例為20%、50%與70%的目標風險分別稱為穩健型、平衡型與成長型。在2004年12月至2017年10月的投資期限內,這三類目標風險產品的風險收益特征可以極好地豐富投資者的投資選擇,滿足資產長期穩健增值的目標。
數據來源:興全基金測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