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這個故事,是定焦大叔在三甲醫院心內科泡了大半年之后的一個“重大發現”。這個發現對于專業醫生,可能不算什么,因為他們時不常就會見到這樣的患者。但是對我們普通人,這是一種謎一樣的心絞痛,很多人幾十年查不出真相。
這是一種連醫生都騙的心血管問題。即使對于專業的心血管醫生,也曾經發生過誤判。定焦大叔就從一個故事說起吧。
那是在十多年以前,某單位的一個領導多次發生心絞痛,下屬請來自己大學同學,如今也是心血管病專家,專程前來會診。
患者自述,每當走路走得快了,或者爬樓,或者吃得略飽一些,就會心前區疼痛,有時候還伴有出大汗。通過24小時心電圖可以發現,他發作的時候心電圖是明顯的ST-T波改變。
為了保險還做了平板試驗,陽性。也就是很明顯的勞力型心絞痛。
患者應酬多,吸煙喝酒,比較胖。
所有證據都指向了心肌缺血,高度懷疑心血管狹窄。
萬事俱備,這個領導被推進導管室。術前下屬安慰他,這個專家是他最好的朋友,診斷明確,手拿把掐的事!
然而,造影一出來,所有人傻眼了。
患者的血管壁光滑,粗細正常,沒有一點狹窄!
沒有狹窄,也不是心肌橋(血管鉆到心肌里,心肌收縮導致血管被壓扁,造成心肌缺血),沒有任何放支架的指征!
所有人都懵圈了。
這個臺不好下了。
回來之后這個醫生經過大量查閱文獻資料,這才恍然大悟。讓他和患者都下不來臺的,原來是這個問題!
1972年心血管醫生Tamble發現了這個現象,但是近年來在國內才開始被學術界重視,而且檢出率越來越高。有文獻顯示在冠脈造影患者中最高占到7%,這已經是一個非常高的比例。它基本可以說是心絞痛甚至心梗的雙胞胎,癥狀表現一模一樣,但是有的患者心血管在造影下卻粗壯光滑,沒有任何堵塞!
這種病英文縮寫CSFP,具體是什么意思呢?我們后面詳細解讀。
定焦大叔在首都醫科大學北京胸科醫院心臟中心蹲點大半年,經過和中心主任張健,醫生吳航宇,王中魯,張亮,王沖以及患者本人深入溝通,寫下今天的這篇文章,目標是讓更多的患者和家屬了解認識這種越來越多見的心血管疾病,為困擾多年卻不知道原因的心臟問題找到答案。
先從這幾個患者的故事講起吧,大家可以比照一下自己和家人是不是也有類似的癥狀表現。
第一個故事,40年不敢走過街天橋的老奶奶
王奶奶氣質出眾,五官精致,皮膚白皙,一看年輕的時候就是個美麗得驚人的女子。看起來50出頭,一問才知道已經80歲了。
40年多前的一天,王奶奶,那時候還是王大姐,帶著孩子趕公交車,一時心急快步跑了兩下。突然她感到胸口一陣發緊,憋得慌,心前區就像壓了一塊巨石,一種強烈的瀕死感襲來,隨后滿身大汗。她馬上停下來,找到一個電線桿子靠著,慢慢地出溜到地上,坐了好一會兒才緩解。
這不是典型的心絞痛嗎?勞力誘發,休息緩解。從那次犯病之后,類似的情況就開始經常出現,不能勞累,連天橋都不敢上。隨后的幾十年去查過,但是什么也查不出來,一切正常。
直到7月初,王奶奶通過各種渠道找到了心臟中心主任張健醫生。
造影一看,血管還是好好的,沒有明顯的狹窄之處。但是一看視頻,問題出現了。
注意看視頻中的幾根血管,黑色的造影劑從血管的開口處到末端,就像電影里的慢動作,好半天才“走”過去。正常情況下的造影,應該是刷的一下從頭走到尾。而這個,我們可以數心跳次數,有的足足跳了6次,黑色造影劑才慢慢地走過去。
這就是CSFP,中文簡稱慢血流。專業解釋是,冠狀動脈造影中沒有發現冠脈存在明顯病變,但在遠端發生血流灌注延遲的現象。心肌得不到及時充分的關注,會出現供血不足,臨床出現心肌缺血的表現,如胸痛、胸悶、心前區不適,甚至出現惡性心律失常、猝死。它的誘因和常見的心絞痛也是一模一樣,比如體力勞動、情緒激動、吸煙、寒冷等等。
定焦大叔見識了這樣一種病之后,馬上想到一個認識20多年的老朋友,也是一個老媒體人胡姐。20多年前我認識她的時候,就知道她的心臟有問題,不能受累,有時候情緒激動也會發病,心口疼痛難忍,有時候渾身冒冷汗。但是她多年檢查除了心電圖異常,沒有任何其它問題。
直到20年后的今天,胡姐經常在定焦大叔的朋友圈看到各種心血管案例,下了決心要再次檢查一下。
住院后,24小時心電圖,還是預料中的異常心電圖,提示ST段壓低,T波低平倒置。這還是心肌缺血的表現。
造影,果然心血管又粗又黑又光滑,一點問題沒有。但是,仔細看視頻,問題出現了。
可以看到,她心血管的血流至少心跳了三次才慢悠悠地過去,而且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慢悠悠地吸收。我們知道造影劑它就跟血流一樣,注射進去之后很快會被吸收,在影像上消失不見。正常情況下最多心跳兩次就看不到了,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她的造影劑,好久不消失,也就是沒有被吸收。
這樣的患者定焦大叔見得越來越多,不分性別,不分年齡。最大的80多歲,最小的30出頭。有心肌酶多年異常卻怎么也找不到原因的,有搭橋之后還是胸悶憋氣的,他們最終確診都是同一種原因:慢血流。
慢血流患者普遍具有這樣的特點:
第一,他們的癥狀普遍與心絞痛高度吻合。
第二,他們的各種心臟檢查常常提示心肌缺血,靜息心電圖提示異常缺血改變,有些平板運動試驗還呈陽性,同樣提示心肌缺血。
第三,這類患者中有些直到做了造影,都顯示大血管通暢,即使有狹窄,也遠沒有到需要支架開通的程度。
那么如何確診呢?看造影的血流。如果經過三個以上心動周期,血流才走到血管末端,就基本可以確定是慢血流。當然還有更精確的辦法,涉及到更專業的問題,就不多說了。
慢血流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呢?目前國際范圍內,對它的發生機制研究得還不是很充分。目前研究是它與微血管功能障礙、炎性反應、氧化應激、自主神經調節障礙、血小板功能異常和胰島素抵抗有關。在男性中吸煙者比較多見。
正是因為慢血流的迷惑性非常強,騙過了所有的患者,和很多的專業醫生。但是確診治療之后,癥狀就能大大緩解。有一個70多歲的老大姐,嗓門也大,確診用藥之后復查的時候特別開心地嚷,我這幾天,眼睛清亮了,擦地一天都不帶累的!這個老大姐初診的時候定焦大叔就印象深刻,那時候她急得直哭,閨女還沒結婚,我不能死啊……
那么慢血流到底如何治療呢?
簡單說就是藥物治療。基本的思路是改善微血管功能,抗炎,扛血小板聚集,解除微血管痙攣,改善心肌代謝。
最后張健醫生提醒大家,硝酸甘油對200微米以下的血管不起作用,而慢血流是跟微血管循環障礙直接相關,所以硝酸甘油片對慢血流沒用。而慢血流造成的心肌缺血,和心血管狹窄導致的后果是一樣的,所以要像對待心梗一樣重視慢血流!
圖文:定焦大叔/袁夢
醫學專業校稿:首都醫科大學北京胸科醫院心臟中心 張健 吳航宇 王中魯 張亮 王沖
感謝:李云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