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和朋友一起吃飯,一起回顧了當初我們剛剛到上海的窘迫,一路走來,有辛酸也有收獲,他的改變真的很大,于是有感發了一條微頭條,大概意思是說:我這位朋友初中沒畢業,在上海做銷售,從月薪1500做到了年薪80萬,結果評論里都是質疑,各種酸的都有,認為這是毒雞湯,在現實中不可能。
人們會以自己的認知和見識去評判一件事,沒有親眼所見,人為別人所言皆為虛,這是人的普遍心理。
我一直覺得這位朋友很幸運,他的經歷很傳奇,當然這種幸運與他的努力分不開。作為一個職場人,他算得上是一個楷模。
今天,把我這位朋友的經歷寫出來,希望對一些職場的朋友有所啟發。
我朋友是一枚80后,比我年長幾歲,我叫他斌哥,老家四川,早年在浙江嘉興工作,后來創辦了一家小公司,做代理的,因為行業競爭激烈,利潤低,壓貨又多,在2009年做不下去,公司倒閉,還負債幾十萬,為了尋求發展,2009年他來了上海。而我是2009年畢業,也是同年來的上海。
我和斌哥在一次招聘會上認識,那次招聘會后,他去了秀域美容跑業務,而我去了虹橋醫院做文案助理。他是底薪1500元加提成,我是固定工資2500元。
我問他為什么不考慮換別的工作,跑業務很辛苦,經常被客戶拒絕,很有挫敗感。因為我剛剛到上海也做過銷售,明白做銷售的辛酸。
他說他初中沒畢業,也沒有一技之長,很多公司招銷售不看文憑,他只能做銷售,最重要的是做銷售收入沒有上限,他希望通過做銷售盡快賺到錢把債務還清。
大半年下來,他的業績沒有太大起色,收入平平。有時為了業績,要討好經理,給經理買煙請吃飯都是常事。我曾多次建議他去學點技術再換工作,不管怎么說以前也是個小老板,現在去跑銷售,不會覺得落差很大嗎?他說現在的工作也是在學習,是在累積專業知識,熟悉產品、了解行業、了解同行、研究客戶心理。
一年之后,當初和他同一批進公司的業務員都離職了,只有他堅持下來,公司新招的員工需要老員工帶,他順理成章的晉升了經理。之后,他的業績和收入突飛猛進。
記得2012年元旦一起吃飯時,他說每個月能拿到7、8千了,有時也會過萬,還笑稱收入終于超過一個本科生了。我那時已從醫院出來,進了一家食品公司做文案策劃,固定薪資不到6000。
那年的上海中心還沒建好
此后,他的發展就像是開掛一樣,2014年,他因為能力突出,被集團從秀域美容調去了北京春語整形,晉升為區域主管,負責華中和華北片區業務,薪資也水漲船高。
高薪意味著高壓力、高強度工作。自從朋友升職為區域主管之后,周末很少有休息,經常在各大城市之間飛來飛去。我曾很羨慕的對他說,你現在的工作真好,可以到處飛,看各地的風景。他說,如果你經歷過就不會羨慕了。雖然經常在各大城市之間飛,實際上工作忙得不可開交,根本沒機會去玩,尤其是節假日,別人都休息時恰恰是他們最忙的時候,在他的工作日程表里,根本沒有所謂的休息日概念。經常在晚上十一二點在機場轉機,凌晨在趕往酒店路上,有時候自己都想放棄,真的很累。
因為工作太忙,沒有時間陪老婆,2016年,他的婚姻終于亮起了紅燈,兩人在2017年離了婚,夫妻分道揚鑣。
沒有了家庭的牽制,朋友的發展更是如魚得水。2017年初,朋友被同行高薪挖走,從春語整形跳到了薇凱國際,擔任薇凱國際的運營總監,待遇是年薪80萬,足足比在春語整形時漲了30萬。而2017年年初,我正從上海離職去北京工作,月薪是2.5萬。懸殊的收入對比,有時候想想,覺得很后悔當初自己沒有堅持做銷售。
朋友在薇凱國際工作半年之后,主動要求調離崗位,從運營總監調到了銷售部,擔任銷售總監,薪資也從原先80萬固定年薪調整為月薪4萬加提成。
當時我還說他傻,放著固定年薪不要,非要跑去做銷售,關鍵是工資還降低了。他說自己還是喜歡做銷售,覺得自己更適合做銷售,而且也有信心保證收入。果不其然,調離崗位3個月后,底薪加提成,他每個月能拿到7-8萬,多的時候能拿到10萬。
這樣的收入,讓多少高學歷的人、甚至小老板都抬頭仰望。
每次看到他的收入增加,我內心都會掙扎、懊惱,為什么當初沒有堅持做銷售?甚至好幾次想過再轉崗,但我清楚自己的短板,不善言辭、不樂于交際、害怕被人拒絕,性格使然。糾結過后還是在原來崗位默默呆著。
我一直認為,銷售是真的能改變人的一個崗位。這是一個靠業績說話的崗位,是一個用業績證明能力的崗位。事實上,很多老板、創業成功的人都是銷售出身。
做銷售,意味著常加班、壓力大、不討好、被嫌棄、被拒絕、收入不穩定……想做好銷售,就必須做好吃苦受挫的準備,有背水一戰的心里,逼自己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