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定稿版)
任課教師德育工作職責
任課教師德育工作職責
1、任課教師要根據教學大綱中關于思想教育的要求和教材中的思想性,按各科計較學的自身特點,自覺地、有意識地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2、任課教師要在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注意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和學習習慣,要負責對學生的常規教育和訓練。
3、在課堂教學中,注意進行用眼衛生的指導,負責隨時糾正學生不良的讀寫姿勢。
4、負責對學生的安全指導,上課時,按時到崗,努力做好課間、走廊、排隊等的安全護導工作。
5、跟班參加學校召開的各種集體和組織各項教育活動,配合班主任組織管理好學生。
6、熱愛學生、尊重學生,嚴禁體罰與變相體罰,全面關心學生健康成長。
7、支持學生參加學校各項活動,培養學生全面發展。 職責二:任課教師德育工作職責
1(認真學習有關文件,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2(強化育人意識及 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 的意識,寓德育于教學的全過程中,鼓勵學科教師開展德育方面的科研。
3(尊重學生的人格,發展學生的個性,注意發掘學生道德進步的 閃光點 。
4(從各學科特點出發,認真挖掘教學內容中內在的德育因素,注重 情感、態度、價值觀 維度目標的落實。
5(從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和課堂紀律入手,注重從點點滴滴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良好行為習慣。
6(結合學科特點,指導學生開展生動有趣的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學習內容和條件,促使學生的認識、情感、意志、興趣和能力的發展。
7(嚴于律己,以身作則,為人師表,用正確的思想、感情、言語、行動給予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詳細定稿版)
8(注意協調好與班主任、年級組及各學科之間的關系,在班主任有事外出時能主動擔負起班級管理的任務。
9(主動參加班級、年級以及全校的學生集體活動,開展與學生的談心活動及家訪活動。
10(黨員老師深入班級團支部,參與班級團支部建設,并積極為學生團員的發展作好充分的準備。
11(以年級組為單位,利用教工政治學習時間,每學期至少分兩次專題討論,分析年級學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學習、身體、心理素質等方面的情況。
職責三:任課教師德育工作職責
一、要熟悉教學大綱、教科書,了解學生的基礎,按《省教學常規》和《學生教學常規具體實施意見》要求備好課。
二、加強對學生的學習目的教育,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搞好課堂紀律。
三、認真組織好課堂教學,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充分利用45分鐘,保質保量地完成教學大綱規定的應傳授的知識和應培養的能力。 四、結合教材有機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注意學生的衛生習慣,保護學生視力。
五、指導學生改進學習方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六、搞好測驗、考試,做到份量適當,考題確切,要求嚴格。 七、根據教學實際,精心布置作業,并及時收發、批改。對作業要講求實效,搞好講評,引導學生及時訂正錯誤,扎扎實實地學好知識。 八、要因材施教。對中下學生要熱情輔導,盡量幫助他們跟上班級中成績優秀的學生,要幫助他們進一步發揮特長。
九、積極創造條件,開展多樣化的課外活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開闊知識眼界,培養有關技能技巧。
職責四:任課教師德育工作職責
1(教師在組織和實施的教學過程中必須根據本學科的特點和教材的內容,有機地結合,有的放矢地進行思想教育。
2(注重各教育環節中對德育教育的滲透,在確定教學目標中必須包
(詳細定稿版)
涵德育教育的目標。
3(提高和完善教師自身的內在修養,熱愛每一位學生,努力以教師本人的人格和敬業精神影響學生,感染學生。
4(嚴禁在課堂上散布頹廢、落后的思想和有損國家的言論。 5(教師在預備鈴時進入教室,督促學生做好課前準備。 6(教師要合理安排教學程序,營造生動、活潑、民主的課堂氣氛。要寓德育于教學之中,精心組織教學的各個環節,完成每節課的教學任務,做到按時下課,不拖堂,不提前下課。
7(教師應注重課堂管理,使學生自覺遵守紀律。課內發生的問題,由任課教師負責在課后及時處理。要尊重學生人格,決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教師不準把學生趕出教室。
8(重視教學衛生,隨堂教師要負責督促學生認真做好眼保健操及室內操,注意糾正學生的坐、讀、寫姿勢,養成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 9(教師應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習狀況,合理布置作業并督促學生按時、獨立完成作業。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凡有五次無故不交作業的,及時將名單報班主任處理。
10(嚴格遵守《中小學教師職業規范》,為人師表。
11(積極參加學校對教師的業務培訓,特別是計算機與多媒體的運用,豐富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
12(重視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安全教育和心理教育。
13(虛心聽取學生對教學的意見和建議,努力改進教學組織形式與方法,更好地為學生服務。
14(語文教師要堅持文以載道的指導思想,將思想道德教育寓聽、說、讀、寫的每一過程中。教育學生正確掌握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充分利用教材,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通過名人、名言、名篇、名句的教學,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