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朋友都有過這樣的疑問,明明已經購入了一部像樣的攝影設備,卻無法拍攝出如大師作品般清晰銳利的照片。總會懷疑自己的設備還不夠好,于是就想著要不要再進行設備升級。其實很多時候,這個原因很簡單是不夠了解自己的攝影器材,或者你的錯誤的拍攝方法所導致的。比如對焦方式、拍照姿勢、相機設定、鏡頭等多方面都會影響到照片的清晰度。
當你在迫不及待地拿起相機時,請先看看這篇關于如何增加拍攝照片清晰度的文章。或許可以更好地幫你拍下美好的場景而不會在自己的手上留下遺憾。
對于數碼單反相機來講,鏡頭是影響成像最大的環節。這里并不強調要選擇多么昂貴的器材,而是如何更好地使用你手上現有的鏡頭,盡可能拍出清晰銳利的圖像。所以就需要我們花更多的精力和耐心去研究我們的器材功能上的本質性能。
首先我們應該更了解自己手里的鏡頭,它的最佳光圈是多少。對于大部分普通鏡頭來說光圈在F5.6-F11時為最佳,不過簡單地遵循這一規律或許有些時候同樣會出現尷尬的局面。
其實只要手上有三腳架,可以將相機固定在上面,然后測試各功能檔光圈下的圖像質量,直到獲得鏡頭最清晰的可用光圈。這是因為一些鏡頭采用了大光圈優化的設計,在較大光圈時依然會有較好的成像效果。
簡單的理解就是盡可能不要用鏡頭的兩極焦段;對于普通變焦鏡頭來說,與定焦頭不同,無法保證所有焦段的成像質量一致。這里保守的做法是不要使用鏡頭的極限焦距。比如一個焦距為75-300mm的鏡頭,其280mm端所拍攝的照片清晰度一定高于300mm端;而一個70-200mm焦距的鏡頭,100mm端的成像會比70mm更好。
雖然這條規律并不能用在所有的鏡頭上,不過對于大部分普通鏡頭來說是相當實用的。所以需要你盡可能的去使用合理的鏡頭焦段。
雖然買了鏡頭以后,實際使用更為重要,不過還是應該先做好功課,對自己的鏡頭進行了解。比如一些帶有防抖的鏡頭在使用三腳架時建議關閉,而有一些在使用三腳架時則建議打開。如:騰龍的鏡頭,大多鏡頭都帶有防抖馬達,但是在海邊有風的情況,盡管你用了三角架,但是還是要開啟防抖,這樣才能保證降低風力對設備的振動。
通常我們不會遇到不可救藥的鏡頭,一般縮小光圈后都可以獲得較理想的清晰度。不過也有一些鏡頭本身就存在缺陷(像是索尼E16 F2.8),邊緣成像質量不佳,這時即使縮小至最佳光圈取得的圖像也可能有些不盡人意。
對于這些鏡頭應該避免購買,如果買入的朋友應該仔細選擇拍攝的對象,保證主要拍攝對象不在畫面邊緣區域。
造成照片不夠清晰的原因有多種因素,正確地操作相機進行拍攝是其中一個重要的部分。其中如何握持相機、按下快門按鈕,都可以改善相機的穩定性,提高拍攝清晰照片的機會。盡可能想辦法控制進光的效果。
可以說確定正確的對焦點是獲得清晰圖像的第一步。如果是在拍攝人像時,我們需要注意將相機的對焦點對準拍攝人物的眼睛,而不是肩膀、鼻子或是額頭。在還沒有掌握精準使用手動對焦時,將焦點設定在眼睛處可以有效提高人像拍攝的成功率。眼部的對焦也是老法師們拍人像時最關注的對焦區域。
同時另一個容易出現的對焦問題,是在完成對焦后重新進行構圖,由于較淺的景深而導致的失焦。導致這一問題的原因通常是入門級相機單反相機沒有足夠的對焦點,如現在有些單反只有9點對焦,6D單反也才只有11點對焦,或者直接采用了中央對焦點,但在重新構圖時大幅度地轉動了相機改變了焦平面。
如果你喜歡在對焦后重新構圖,那么在進行對焦操作后盡量減少相機的移動。如果你的相機有足夠多的對焦點,那么還是習慣左右移動對焦點來滿足構圖的需要。對于一部分采用反差式對焦的無反光光鏡相機來說,對焦區域從來都不是一個問題,更應該采用移動對焦點來配合構圖進行對焦。
拍照時保持安全快門速度(通常是鏡頭焦距的倒數,注意是等效35mm焦距)是老生長談的技巧,不過保持一個穩定的拍攝姿勢與環境確實清晰圖像的前提。抓握相機的姿勢并沒有十分確定的要求,不過需要遵從以下幾點要求,剩下的就是去實踐了。下面這些動作,如果你還不會,那就好好練習一下吧。
使用快門按鈕時,我們不需要用力碾壓它,這樣不僅會造成相機的震動也會加速快門按鈕的老化。正確方法應該是簡單地將指肚從后向前(或從外向內)覆蓋在快門按鈕上完成對焦,按后輕輕按下拍攝即可。不用太過用力重重的按下,這要可能會改變你單反相機折平恒及對焦區域。然后毀了你的片子。
相機參數調整與后制
想要獲得清晰的圖像,增加快門速度是最直接的解決辦法。只要高于鏡頭的安全快門,拍照的成功率就相當高了。此外拍攝照片后的一些后制處理手段也可以提高相片的清晰度。比如PS增加照片的銳度。
拍攝高速運動的物體時,更快的快門速度導致曝光不足,這時候就需要提高ISO值。對于目前的單反、無反相機來說,高感光度下的畫面純凈問題已經得到了較大的改善,可以適當的提高ISO感光度。
一般我們看到的銳利圖片,都是經過后期銳化處理的。如果你一般是用RAW來記錄影像,那么可以在電腦上利用不同廠商打開RAW軟件,或者LightRoom、Aperture等軟件來操作。
如果為了省事選擇了JPEG文件格式,那么可以直接使用相機內的銳化設置,往往適當調高1、2檔就可以達到想要的效果(如上圖設置)。而且人的眼睛對畫面對比度要比清晰度更敏感,適當調高對比度,有時候也能起到銳化的效果。
由于照片有著不同用途,我們并不需要在一開始就對圖像進行徹底的銳化(例如現在RAW中進行銳化,再輸出至Photoshop),而應該在最后輸出照片時才進行銳化操作。
目前我們更多的將拍攝的照片用作網絡用途,因此和輸出印刷照片時的銳化處理也是不一樣的。所以最好的做法是將銳化處理留到最后一步,這樣就為我們輸出不同尺寸用途的圖片留出了余地。
全文總結:只要你掌握了這些基本的獲得清晰銳利圖片的技巧,基本上可以保證拍攝出不出錯的照片。不過獲得銳利圖像照片的方法還有許多,對于口袋不夠深的朋友來說,在保證了基本的拍攝器材后(可用的相機、鏡頭、三腳架、快門線、反光板預升等方法...),如果你會后期的圖像銳化處理,那當然是更好。另外可以注意一下上傳網絡圖片時服務器的壓縮問題,不同的網站有著不同的壓縮比,我們大可以選擇一個靠譜的網絡相冊上傳圖片,這樣也是保證照片銳利的簡單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