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夏季,此時,脾胃受“濕邪”的影響最大。中醫認為濕邪有兩種,一種是外濕,一種是內濕。外濕多因氣候潮濕、涉水淋雨、居處潮濕所致。長夏濕氣最盛,故多濕病。另外一種濕氣是內濕,內濕是疾病病理變化的產物,多由嗜酒成癖或過食生冷,以致寒濕內侵、脾陽失運,濕自內生。像經常喝冰啤酒、冷飲等導致脾陽受傷,這樣濕氣就重了。
絕大部分人群只是祛濕,卻沒有考慮到祛濕的五大禁忌!
1、忌食辣椒、麻椒、生蔥、生蒜、白酒等刺激性食物及飲料。
2、禁食生冷之物如冷飲、瓜果,如西瓜、甜瓜、香蕉、柿子、柚子等,以免傷及脾陽,加重不適。
3、忌甜膩厚味食物:過于甜膩的食物如糖果、奶油蛋糕、八寶飯、糯米糕團、豬油及肥豬肉、羊脂、蛋黃,這些食物有助濕的作用,會降低療效果,使病情遷延難治。
4、不宜食肥膩、寒涼黏滯食品。如肥肉、蟹、田螺、腌臘制品等。
5、煙、酒、濃茶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則應嚴格禁止食用。
古話說:“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性黏濁,如油入面。”意思是說濕性重濁、黏滯,由濕熱造成的病不易好。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薏米有祛濕的作用,但是薏米多種多樣,產地也有所不同,所帶來的效果也有所不同,那么應該怎么選擇呢?
目前市面上最多的薏米是,河北安國薏米,云南的曲靖薏米以及福建的享米。薏米又叫:薏苡仁、六谷子,古代又稱為:享米。《資治通鑒》中記載,享:代表珍品獻給神明或天子,所以在古代只有適合上貢給皇帝吃的薏米才能被稱為享米。很多人在吃薏米的時候,總感覺效果不好,那是因為薏米只是一個統稱,中醫里面把薏米分為糧用和藥用,只有藥用價值的薏米才有祛濕的作用。才能被稱為享米!
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所記載的薏米正是采集于福建的享米。是目前國家唯一確認的糧藥兼用的薏米。享米早在宋代就大面積栽培,已有上千年歷史,在明代更是貴為朝廷貢品。在中國眾多的享米中,享米是顆粒最小的,從中醫的角度來講享米的顆粒而小,藥用價值也就越高。
當年皇帝偏偏只選擇了產自一個小村子的薏米作為朝廷的貢品。足以說明它的營養價值之高。在福建當地有句民謠這樣唱道:“享米勝過靈芝草,藥用營養價值高,常吃可以延年壽,返老還童立功勞”。
享米紅豆粥:
材料:享米10克、紅豆20克、芡實5克、枸杞2克
做法:將享米、紅豆等洗凈,紅豆、糙米、享米要提前浸泡1小時。
然后將所有材料盛入燉盅,放入適量的水,文火燉3小時,根據個人口味加入冰糖,即可食用。
為了更好的效果,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添加其它的材料。
享米白果筒骨湯
1.提前把享米洗凈,浸泡3小時左右。
2.筒骨反復清洗去掉血水,和姜片一起加入高壓鍋,加入適量水。
3.把白果仁取出去掉紅衣和泡好的享米加入鍋中
4.在鍋中滴入幾滴白醋,然后蓋好蓋子開火煲,氣上來后轉小火壓40分鐘。
總結:
你了解這些禁忌了嗎?
你有沒有為祛濕煩惱過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