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不斷進步的同時,人們的壓力也越來越大,有些人因為過重的壓力和心理負擔,從而患上了抑郁癥,他們雖然表面看起來很正常,但實際上內心承受了巨大的痛苦和壓力。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就是一位抑郁癥患者,這位患者不一般,他被稱為“史學神童”,可惜他沒有得到治愈,最終他因痛苦和迷茫選擇了自殺。這位神童叫林嘉文。
林嘉文他出生在一個書香家庭,父母和外公外婆都是老師。林嘉文在老師以及周圍人的眼里是一個非常有天賦的史學奇才,他從小學起就表現出了對歷史濃厚的興趣,再加上家人的影響和他自己大量地閱讀書籍,林嘉文在初中的時候就寫了一本30萬字的學術著作并且出版。上了高中后他又利用寒暑假時間寫書,并且出版了第二本史學著作。
雖然林嘉文專心學術,但他并不是“書呆子”,而是一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他不偏科,各科的成績也都很不錯。林嘉文的父母和老師都十分支持他做學術,并且他做學術時心態很好,他從不急功近利,擁有一顆平常心,對于學術用心鉆研。
林嘉文的老師和同學都說他是一個陽光、成熟又很健談的大男孩。但就是這樣一個陽光向上的少年,卻在高三時患上了抑郁癥。病癥使他逐漸對未來感到迷茫,雖然父母后來發現了林嘉文的癥狀,并且帶他去進行治療。但是抑郁癥比較難以治愈,這個未來可期的學術神童沒能抵抗住病癥的折磨,最終在高考前夕他選擇了自殺,去世時年僅18歲。
林嘉文留下了一封遺書,在遺書中他說:“未來對我太沒有吸引力了。”林嘉文本來是個有夢想的孩子,他曾經希望未來能夠從事歷史相關的研究工作,在備戰高考時他還說過希望能考入北京大學的歷史學系,畢業后在學校做研究。對未來已經有了很好規劃的林嘉文,為什么會覺得未來對他沒有吸引力呢?
眾多高校的史學教授都非常欣賞學術水平高、又全面發展的林嘉文,所以他自殺的消息傳出后,大家都感到十分震驚,他們不愿相信這樣一位優秀的少年,會選擇這種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一位學術天才就此隕落。
林嘉文的去世給我們一個驚醒,如果身邊有親人或朋友得了這個病,要多關心他、鼓勵他,并且盡快去看醫生,不要讓不幸的事件再重演。俗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只有身心健康,未來才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