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不做筆記,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但如何做筆記,個人有個人的習慣,要如何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筆記方法呢?
試試這些廣為流傳的高效筆記法吧,體驗一下這些不同方式但同樣高效的經典筆記法,找到適合自己習慣的高效筆記方法吧!
適用情況:課堂筆記、讀書筆記
將筆記本分為三部分:1ー線索欄;2一筆記欄;3-總結欄
1、記錄(Record):在筆記欄內盡量多記有意義的論據、概念等內容。
2、簡化(Reduce):將這些論據、概念簡明扼要地概括、簡化在線索欄。
3、背誦(Recite):把筆記欄遮住,只用線索欄中的摘記提示,回憶筆記欄內容。
4、思考(Reflect):將隨感、思考、體會等內容,寫在下方空白區(qū)域作為“總結欄”。
5、復習(Review):每周花十分鐘左右的時間快速復習筆記,主要是先看總結欄,適當看筆記欄。
適用情況:復習、整理回顧等
基本步驟:
五遍法:
第一遍:把書中要點以思維導圖形式展開;
第二遍:根據個人理解對做出的思維導圖進行整合、調整
第三遍:進行刪減,只保留對自己有用的部分
第四遍:在原有導圖基礎上,按照5W3H重新做一個思維導圖(5W3H:What, Where, When, Who,Why, How, How much, How feel)
第五遍:把筆記內容整理納入個人知識樹,進行補充和擴展。
適用情況:課堂筆記、試卷整理等
課堂筆記
一區(qū)填寫上課時所學內容摘要
二區(qū)在課后填寫,主要寫從一區(qū)整理出的重點,用于以后的復習
三區(qū)填寫需要背通的知識點和個人心得。
試卷解答
一區(qū)是實際解題區(qū),用勾和叉表明毎道題的對錯
二區(qū)是修訂欄,填寫正確的答案
三區(qū)則記錄試題中應該記憶的知識點。
提示:利用這種筆記方法,可以知道自己不了解什么、哪些內容應該記憶下來等。無論是平時學習還是備考,只要瀏覽二區(qū)和三區(qū)的內容即可。
適用情景:文獻閱讀
1、觀察(Survey):先快速瀏覽文章的結構、中心思想和結論。
2、提問(Question):問自己“文章的重點是什么”,試著把標題變成一個問題,并寫下來。
3、閱讀(Read):先不做筆記,帶著剛剛寫的問題,集中精力閱讀文章,在關鍵處做記號。
4、重讀( Recall/Recite):重讀之前做記號的部分,邊讀邊記錄重點、概念、觀點等,以及相關的書目資料。
5、重整( Review):重復前三個步驟,檢查是否有遺漏,并寫下讀文章的心得、想法或問題。
適用情況:教材學習
用6種不同的顏色分別標注定義、假設、分析、結論、優(yōu)點、缺陷這六大要素。
1、通過顏色的劃分記住思考模式,防止走向自行其是的歧途;
2、在重要的地方畫線有很好的效果。
3、顏色具有瞬間就能感知的優(yōu)點。
4、有集中注意力、驅趕睡意的作用
5、自己的教材由于被不同的顏色區(qū)分而變得易讀易懂。
適用情況:讀書筆記
1、符號記錄法是在課本、參考書原文的旁邊加上各種符號,如直線、雙線、黑點、圓圈、曲線、箭頭、紅線、三角、方框、著重號、驚嘆號、問號等等,便于找出重點,加深印象,或提出質疑;
2、各種符號代表的意思,可以自己掌握,但最好形成一套比較穩(wěn)定的符號系統(tǒng),這種方法比較適合于自學筆記和預習筆記。
3、要注意:①讀完后再做記號;②要非常善于選擇;③用自己的話;④簡潔;⑤迅速;⑥整齊
適用情況:讀書筆記
1、邊讀邊做記號,把重要內容篩選出來,利用書簽進行標記
2、將選好的重要內容摘抄下來,寫下主觀評論與感想。摘抄和感想的內容交替進行;
3、摘抄部分用“O”表示,感想、思考或補充說明用“☆”表示。注意,摘抄部分不要省略,要保持原汁原味;
4、記錄下寫讀書筆記的日期、書名、作者名,以便在日后重讀筆記時,可以快速了解讀這本書時自己的感想。
適用情況:讀書筆記、工作記錄
便利貼的功能:
1、日常想法收集記錄
日常瑣碎的想法一瞬即逝,太零散也不適合直接記在本子上,可以用便利貼先記著,之后回家統(tǒng)一整理
2、日期便利貼
將截止日期寫于便利貼上,貼在筆記本右側,以便隨時自我提醒。當任務完成后,就可以將管理任務的日期便利貼撕下丟棄。
3、圖書便利貼:
當做書簽使用,貼在筆記本下側,方便迅速翻到正在使用的頁面。將自己的思考記錄在便利貼上,貼在原文旁邊
4、索引便利貼:
具備索引功能,貼在筆記本上側,方便迅速翻到經常參考閱覽的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