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97年,宋太宗一命嗚呼,年輕貌美的的李皇后動了小心思。她把當朝宰相的呂端召進宮,問道:“先帝駕崩太子年輕,不如讓長子繼位,您看呢?”呂端想,這個女人不老實,這是想謀朝篡位啊!
為何這么說呢?原來早在十五年前,宋太宗長子趙元佐患下精神病,于是太子之位由老三趙恒拿下。皇帝駕崩,太子繼位,這是板上釘釘的事。如今李皇后想要立一個精神病當皇帝,背后意味不言而明。
呂端是何等聰明人?豈能被坑?《智囊》記載,呂端初任宰相時,有人跟宋太宗說他腦袋遲鈍,辦事糊涂,宋太宗回答道:“呂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李皇后也是覺得呂端糊涂,所以故意有此一問,想借助呂端的威望,達成自己成為“武則天”的目的。此時,只見呂端微微一笑,直接拒絕道:“太子乃國之儲君,突然換人要被戳爛脊梁骨的!”
呂端之語擲地有聲,只因他有十分底氣。原來他早就察覺到不對勁。《智囊》記載,太宗病重時,呂端見太子不在身旁,立馬“乃以笏書大漸二字,令親密吏趣太子入恃”。
呂端的第一步,就是讓太子提前到位,而第二步,直接把大太監王繼恩鎖在書房。為啥這么干呢,因為當初趙匡胤死,王繼恩就是給宋太宗當狗腿子禍禍的,是政變慣犯,妥妥的奸詐小人,先關起來再說。
最后一步,呂端坐鎮中央,掌控禁軍嚴防異動,然后查看皇帝遺詔有無篡改痕跡,確認無誤之后,等趙恒到位,立馬迎新皇登基。
就這還不夠,《智囊》記載,“真宗既立,垂簾引見群臣,端平立殿下不拜,請卷簾,升殿審視,然后降階,率群臣拜呼萬歲。”
呂端在跪拜之前,還要親自跑到跟前看清楚是不是太子,然后才肯安然跪拜。
無獨有偶,宋真宗即位后不久,皇宮一夜大火,群臣擔心不已。清晨,宋真宗才來到城樓,讓大臣們跪拜回家休息。但呂端堅持不拜,非要讓宋真宗露臉。
宋真宗無奈,只好親自會見,呂端這才帶著群臣山呼萬歲。宋真宗也終于明白,若不驗明正身,大臣隨意跪拜,萬一宮中有變,豈不是讓反賊坐實?頓時大贊呂端之考慮周全老成持重,真是令人敬佩!
另外不久后,又查出當初王繼恩與禁軍將領果然有異謀,而這一切都被老成謀國的呂端的神操作消弭于無形!呂端能在名臣如云的北宋當上宰相,確實有兩把刷子啊。
《智囊》記載,呂端此人“姿儀瑰秀,有器量,寬厚多恕,善談謔,意豁如也”,長得帥脾氣好又風趣幽默。不僅如此,呂端大公無私,經常為國選賢任能。大宋國力強盛,仁宗年間名臣爆發,呂端功不可沒。
也正因此,呂端極受后人推崇。有人曾寫過一副對聯:“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涂”,由此可見后人之欣賞。國學大師南懷瑾也說:“呂端看起來笨笨的,其實并不笨,這是他的修養!”
這是什么修養呢?《智囊》里描述為:“大巧有所不為,大智有所不慮”。意思是真正掌握精湛技巧的人,不需要什么事都親自去做。真正有大智慧的人,也不需要什么小事都去考慮。
呂端正是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的一生,總是得到百姓的愛戴,皇帝的欣賞,同僚的敬佩。最終在公元1000年,呂端無疾而終。人生雖然結束,但他“難得糊涂”的處世智慧,一直指引著一代又一代人成長……
智慧是很神奇的東西,它也許不能影響人生的長度,但會決定人生的深度。
公元1625年,明朝鬼才馮夢龍編纂了一本絕世奇書,叫《智囊全集》。書中內容貫穿華夏上下5000年、匯集了1238個智慧人物故事,成功經驗、失敗教訓,應有盡有。
康熙雍正枕邊常備,奉為帝王秘冊,曾國藩李鴻章隨身攜帶,隨時閱讀,這都是為了汲取其中為人處世的智慧。給大家推薦這套全書文白對照的《智囊》,一套6本,1000多頁,又厚又墜手,新春上架,秒殺價39.8元,一本還不到七元。
畢竟是國學經典,十分超值。感興趣可以點擊下方鏈接或者橫幅了解。正版保證,七天包退,可放心購買↙↙↙
正版智囊全集 全6冊